預防保健/中老年人的心理衛生和保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家庭醫學百科·預防保健篇》 >> 中老年保健 >> 中老年人的心理和行為變化 >> 中老年人的心理衛生和保健
家庭醫學百科·預防保健篇

家庭醫學百科·預防保健篇目錄

中老年人對環境適應能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難免遇上一些心理和社會因素的不良刺激,造成心情壓抑或精神過度緊張,影響身心健康。故應該加強中老年人的心理衛生和改善中老年人的保健措施。

首先老年人應正確認識和分析客觀規律,面對現實,調整心理狀態。

一切生物都要經歷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的過程,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人類也是如此,人可以活到高齡,但不可能長生不老,永生不死。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後曾高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對待個人的生死存亡看得十分超然,而非常珍視名聲和節操。他的軀幹雖然消亡了,而他的愛國精神則光照千秋,永遠為後代景仰。

世上總是以新人和新事替代舊人和舊事,社會總是不斷前進,不斷新陳代謝,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很好的比喻。老年人有了這樣的正確認識,就將面對現實,深刻理解這些變動,冷靜對待,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取得心理上的平衡。

其次,妥善處理好各類消極的不良心理。老年人離開工作、退居二線或離退休之後,常有「人走茶涼」的感覺,待遇不如以往「優厚」,說話不如當年「靈驗」,遇到的阻力和困難也驟然增多等。凡此種種現象,如果不能正確對待自己,往往會影響情緒,引起消極的不良心理。對待這類舊習慣勢力的影響,既承認其客觀事物的現象,還應順其自然,不予計較,妥善對待。涉及個人利益的事,不妨寬讓謙虛一點,自得其樂,及時消除和「轉化」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求得心理上平衡和舒暢,這對改善心理衛生和保健是很重要的。真正做到遇事不順和心情不暢時能達觀超脫;遇到苦悶、憤怒、憂鬱和驚恐等情況,找些至愛親朋,宣洩疏導,一吐為快;積極參與文體活動,擔任一些社會工作,排遣賦閒,寄託情思,做到知足常樂。

應當著重指出,要做到心理平衡,還需加強老年人自身的心理修養。一個人在漫長歲月中所形成的個性、習慣和行為,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老年人常會按照自己的願望和經驗,去從事力不從心的工作,這既不明智,效果亦不會好,徒然增加精神負擔。一旦從緊張而規律的工作環境,貿然退休賦閒,沒有精神準備的人常有「茫然若失,不知所措」的感覺。

精神上不服老是值得尊敬的,但也應承認年事已高,往往力不從心,要適應新的環境,量力而行,才是避免引起身心不良的正確態度。反之,多愁善感,萎靡不振,過度擔心衰老,缺乏樂觀向上的情緒,焦慮不安,對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

此外,老年人經驗豐富,閱歷廣博,以老帶新,共同前進。但如果自信過高,主觀固執,難於接近,則容易同青年人產生隔閡,形成「代溝」。老年人應意識到,時代的不同、社會的發展、習俗的改變和外來的影響,在青、老年之間,自然會存在若干思想和行為的差別。為此,彼此都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客觀現實的變化,老年人應有意識地克服自己的特殊性格,不必要求晚輩或學生順應自己並不完全符合時代的願望。青年人也要體諒和熟悉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特徵和行為改變,並給予溫暖及安慰,處理好兩代或幾代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做到友好相處,互敬互愛,家庭和藹,親朋融洽,真正做到歡度晚年。

注意心理修養對保證健康的意義已受到普遍的重視。美國約翰.霍普金大學兩位學者經30年的連續觀察,將青年時代的同學性格分為含蓄穩重、積極開朗和急躁易怒三型,30年後患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病等老年病者,三組分別依次為25%、26.7%和77.3%。暴怒使交感神經高度緊張,引起消化道痙攣紅細胞增多、血粘稠度增高,血凝加快、心跳增速、血壓上升和冠狀動脈攣縮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因此,注意個人修養、陶冶性格、駕馭激情都是重要的保健措施。琴、棋、詩、畫、音樂、戲曲等文娛活動,不僅給人藝術享受,並有益保健。科學家已證明,優美的樂曲通過感官傳入大腦邊緣系統腦幹網狀結構,促進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醯膽鹼等的分泌,起到調節心律和血流量以及安撫神經細胞活動;因此,具有心理和物理治療的綜合作用。

32 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老化與心理、行為變化 | 中老年人的飲食和營養 32
關於「預防保健/中老年人的心理衛生和保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