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損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顱腦損傷面神經損傷的發生率約為3%,傷後有外耳道溢血及溢液的病人,其中1/5可出現同側面肌無力。面神經損傷的常見原因是顱中窩岩骨部及乳突部的骨折,該部約有50%的縱行骨折和25%的橫行骨折伴發第Ⅶ顱神經損傷。特別是與岩錐長軸平行的縱行骨折,面神經最易遭受牽扯、挫傷或骨折片壓榨而致早髮型或遲髮型面神經麻痹。  

目錄

診斷

面神經損傷的程度可根據傷後麻痹的早遲和程度、電興奮和肌電圖的檢查加以判定。若神經電反應及肌電圖均為陰性則說明神經傳導已中繼,但還不能確定是解剖性斷離還是生理性阻滯。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多次反覆測試常能作出準確的判斷。  

治療措施

面神經損傷的治療,由於面神經損傷後恢復的可能性較大,早期處理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採用地塞米松及適量脫水以減輕創傷反應及局部水腫,給予神經營養性藥物及 鈣阻滯劑,以改善神經代謝血管供血狀況,常能促進神經機能恢復。外科性治療僅用在神經已經斷離或嚴重面癱經4~6個月的非手術治療毫無效果的病人。其目的不僅在於恢復面肌的運動功能,而且有益於矯正容貌,解除患者心理上的壓力。面神經術中誤傷的顱內重建已有成功報導,不過,對外傷性面癱尚無重建報導。早期行面神經管減壓術,不僅效果欠佳,反有加重神經損傷之虞,故應慎重。在耳神經外科,對面神經膝部附近的損傷,則常經中耳或乳突入路早期探查面神經,發現斷離即給予吻合。如系受壓缺血則行減壓術,並敞開神經外膜結締組織鞘。在神經外科對持久的完全性面癱多採用替代修復手術,如面一副神經吻合術或面一隔神經吻合術,另外,面一舌下神經吻合術,由於利用舌下神經代替修復面神經之後,將引起一側舌肌萎縮,影響語言和咀嚼,目前已少用。

1.面—副神經吻合術

此術是將副神經的中樞段與面神經的周圍段行對端吻合,手術方法簡單,成功率較高,大部分病人在術後3~5個月即有面部肌肉運動的恢復。其缺點是原副神經所支配的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將發生癱瘓和萎縮,而致垂肩。不過,若採用副神經的胸鎖乳突肌支,保留斜方肢支,則可避免垂肩;或將舌下神經降支再與副神經周圍段作一吻合,亦可減少垂肩的弊病。

手術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施術,病人仰臥,頭偏向健側。自患側耳後乳突根部起,沿胸鎖乳突肌前緣向前下至該肌中點稍下方,作一長約7cm左右的切口,分離皮下組織,首先在胸鎖乳突肌前緣上端與腮腺之間行鈍性解剖,藉助手術顯微鏡小心識別並游離面神經,再沿神經干逆行而上直至莖乳孔,高位切斷面神經,斷端用生理鹽水棉片保護備用。繼而游離胸鎖突肌前緣,再將該肌向外側翻開,於其深面近中點之後緣,找出副神經的胸鎖乳突肌支(斜方肌支與之並行繼續向後進入斜方肌),將此支在緊靠肌肉處切斷,並逆行向上游離,以期吻合時沒有張力。然後,用7「0」無創縫線行神經對端吻合,縫合神經外膜4~5針已足。術畢,如常縫合切口各層,皮下置橡皮片引流24小時,術後給予神經生長因子以促神經生長。

2.面—膈神經吻合術

即將膈神經的中樞段與面神經的周圍段行對端吻合。此術操作較面一副神經吻合複雜,需將膈神經自頸部游離,再經皮下逆行牽至面神經切口,與之吻合。但其優點是膈神經再生力較強,且兩側膈神經之間有較多的吻合支相連,同時,還納入有第9於第12肋間神經纖維,因此,一側隔神經切斷後,僅有暫時性患側膈肌運動障礙,不久即可自行代償而恢復。

手術方法:暴露面神經的方法已如上述,僅將切口縮短至下頜角平面即可。另在鎖骨上3~4cm處,以胸鎖乳突肌後緣為中心,作平行於鎖骨的切口長約5cm左右。分離皮下組織及頸闊肌,游離胸鎖乳突肌後緣,將其向前翻開,顯露前斜角肌。藉助手術顯微鏡即可見膈神經由後上向前下越過前斜角肌之淺面,小心循神經切開筋膜,鈍性分離神經至低位,並盡量向下游離,以便獲得足夠的長度,然後切斷。繼而沿膈神經中樞段向上分離,直到能將膈神經由胸鎖乳突肌深面逆行引入面神經切口為止。最後在無張力的情況下,將膈神經中樞段與面神經周圍段行端端吻合。如常縫合切口各層,皮下引流24小時。術後給予神經生長因子。  

臨床表現

早髮型者,傷後立即出現面肌癱瘓,患側失去表情,眼瞼閉合不全,口角偏向健側,尤以哭、笑時更為明顯,患眼常有暴露性角膜炎。如果面神經損傷在鼓索神經近端,則同側舌前2/3味覺亦喪失。遲髮型者常於傷後5~7天出現面肌癱瘓,多因出血、缺血、水腫或壓迫所致,預後較好。  

預後

一般恢復良好的病人大多於傷後數日至3周內即有電反應陽性表現,如果傷後6~8周仍無恢復跡象出現則後果較差。所幸,約有75%的面神經損傷可以恢復,約15%部分恢復,殘留永久性面肌癱瘓的僅佔10%(Mc Hugh,1959)。

關於「面神經損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