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發育遲緩
A+醫學百科 >> 青春期發育遲緩 |
青春期發育遲緩亦稱初潮延遲。大約1%的女孩在18歲時尚無月經,而以後又逐漸發育成熟,因而很難對發育遲緩下定義。目前傾向於16歲完全無性徵發育、或18歲尚無月經時,為發育遲緩或原發性閉經。
目錄 |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1.體質性或特發性青春期發育遲緩 查不出任何原因的發育遲緩,最終可以發育正常,有家族傾向。
2.病理性發育遲緩 因全身性營養不良、慢性疾病、青少年期進行化學藥物治療、精神創傷、心情壓抑或青少年內分泌疾病引起。松果體腫瘤引起者,女性少見。
(二)發病機制
青春期發育延遲是因體內缺乏雌激素,而缺乏雌激素的原因則在卵巢,或調控卵巢功能的下丘腦,或腦垂體的功能狀態。由於啟動青春期發育的機制尚不清楚,體質性發育遲緩的發病機制也未闡明。然而與早熟的青春期相似,遺傳因素、環境、全身健康狀況等因素與發病有關。
1.營養因素 月經初潮與身體內的脂肪量有關,當體內脂肪增加至體重的17%時才會出現初潮,體重過低、青少年神經性厭食症、大運動量訓練致體重下降時,初潮延遲。
3.松果體腫瘤 產生褪黑色素增多,影響促性腺激素分泌而使發育延遲或性腺功能低下。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症状
16歲無性徵發育,18歲無月經伴性徵發育不良。Deuhurst更提出:男孩16歲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女孩15歲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可稱青春期與性發育遲緩。儘管年限標準上有差異,但總的來說,性發育遲緩是指性徵的出現與性徵的發展不正常。總之兒童在青春發育年齡範圍而未出現第二性徵表現者,或雖出現第二性徵,但進展非常緩慢,均為青春期發育遲緩表現。由營養因素引起者,臨床有體重顯著低於正常均值,皮下脂肪層菲薄,厭食表現。如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可有全身代謝低下等各種表現。松果體腫瘤引起者,褪黑色素增多等表現。
根據臨床表現可以診斷。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診斷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檢查化驗
應注意內分泌檢查,如17羥、17酮的檢查;T3、T4的檢查等。卵巢發育不良者,LH、FSH升高,E2低,發育遲緩者LH、FSH及E2均低。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鑒別診斷
1.末梢血染色體核型檢查 發育遲緩者,性染色體正常(46xx)。性腺發育不良者,可為45xO及其嵌合型、46xi、46xxr或為46xy。
2.血激素測定 卵巢發育不良者,LH、FSH升高,E2低,發育遲緩者LH、FSH及E2均低,但在隨診中有變化。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併發症
常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目前尚無系統預防措施,應注意營養平衡,增強體質和身心健康等。
青春期發育遲緩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1.體質性發育遲緩 預後良好,等待自然發育,由於不好預測發育成熟的年齡,可用雌激素及孕激素治療,促使第二性徵及內、外生殖器發育,同時可以預防因雌激素低下引起的心理變化。
2.病理性發育遲緩 治療原發疾病。如不影響原發病的治療,可以同時應用雌、孕激素治療。
(二)預後
其預後取決於原發疾病。體質性發育遲緩,預後良好。
參看
關於「青春期發育遲緩」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