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娥丸
A+醫學百科 >> 青娥丸 |
青娥丸
拼音名:Qing』e Wan
英文名: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489
【處方】 杜仲(鹽炒)480g 補骨脂(鹽炒)240g 核桃仁(炒)150g
大蒜 120g
【製法】 以上四味,將大蒜蒸熟,乾燥,與杜仲、補骨脂粉碎成細粉,過篩,再
將核桃仁搗爛,與上述粉末摻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20~30g 加適量的水
泛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50~70g 製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苦、甘而辛。
【鑒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橡膠絲呈條狀或扭曲成團,表面顯顆粒性;
石細胞類長方形或長條形,有的胞腔含橡膠團塊。種皮柵狀細胞淡棕色或紅棕色,表面
觀類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含紅棕色物。種皮表皮細胞多角形,有時可見扁圓形氣孔,
【檢查】 本品除水蜜丸溶散時限檢查應在2 小時內全部溶散外,其他應符合丸劑
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補腎強腰。用於腎虛腰痛,起坐不利,膝軟乏力。
【用法與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 丸,一日~3次。
【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 密封。
古藥方1-青娥丸
【來源】《仙拈集》卷二。
【組成】破故紙 巴戟 大茴各120克 杜仲240克 胡桃肉300克
【用法】上藥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溫酒下。
【主治】腎虛腰痛。
古藥方2-青娥丸
【來源】《攝生眾妙方》卷二。
【組成】補骨脂(洗淨,酒浸少頃,紙炒香為度)120克 萆薢120克(切片,分作四份:30克用鹽水,30克用童便,30克用米泔水,30克用無灰好酒,各浸一宿,晒乾) 杜仲(薑汁炒去絲)120克 胡桃肉(湯泡,去皮)240克 黃柏(蜜炒)120克 知母(蜜炒)90克 牛膝(酒洗,去蘆)120克
【用法】上藥為細末,春夏用糊,秋冬用蜜,其糊用糯米適量煮粥,將胡桃仁搗爛為膏和勻,石臼舂千餘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至80丸,空腹時用鹽湯或鹽酒送下。
【功用】滋腎壯陽,益筋補骨。
【主治】腰膝足疼痛。
青娥丸的傳說
古時女子用青黛畫眉,後來泛指青年女子。傳說乃唐知廣州太尉張壽明得本方於南番,服用之後使白鬚髮轉為烏黑,所以有「奪得青光來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髯」之詩句,讚美此方的神妙。由於本方有溫補肝腎之功,服後可使肝腎充足,腰痛若失,鬚髮烏黑,筋骨強壯,從而體健年輕,可與青年女子相媲美,故名「青娥丸」。
關於「青娥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