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緒言
醫學電子書 >> 《針灸學》 >> 緒言 |
針灸學 |
|
針灸學是研究針刺和艾灸等治法的一門學科,是祖國醫學寶貴遺產之一。其內容主要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方法及臨床治療等部分。由於其具有操作簡便、適應症廣、療效明顯和經濟安全等優點。因此數千年來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
針法和灸法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針法是運用各種金屬針刺入穴位,運用不同手法進行治病的方法;灸法是採用艾條、艾柱點燃後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由於二者都是通過調整經絡臟腑氣血的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稱為針灸。
針灸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即利用銳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體表某些部位來治療疾病。此即針法萌芽階段的所謂「砭術」。據《說文解字》載:「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經》亦有「有石如玉,可以為針」之說。這是關於石針的較早記載。灸法的產生在火的發現和應用之後,人們在用火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身體的某一部位受到火的烤灼而感覺舒適或病痛減輕,經反覆實踐,選擇了易於點燃、火力溫和並且具有溫通血脈作用的艾,作為施灸的原料,從而形成了灸術。《素問.異法方宜論》說:「苦惱寒生滿病,其治宜灸」,即指此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針具也由石針、骨針、竹針而逐步改變為銅針、鐵針、不鏽鋼針。同時由於醫療經驗的不斷豐富,針灸腧穴不斷增多的基礎上,前人便按照腧穴的主治作用,結合針刺的感應情況和古代的解剖知識,把這些具有相同或類似作用的散在腧穴進行歸類,並從理論上加以闡述,逐步形成了經絡學說。
據文獻考察,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國醫家已把針灸臨床經驗進行了初步總結。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周代醫書,即記載有「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兩篇《帛書》。《帛書》除載有經脈循行路線上的各種疼痛、痙攣、麻木、腫脹等局部症状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還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煩心、嗜臥、惡寒等。當時對這些病症,都是用灸法治療的。
戰國時代的《黃帝內經》對經絡、腧穴、針炙的適應症、禁忌症及治療原理等,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從而奠定了以經絡學說為核心的針灸理論體系。
現存最早的論述針灸的專書是晉代皇甫謐編著的《針灸甲乙經》(公元282年)。該書在《內經》的基礎上,對針灸理論進行了整理,依照不同部位確定了三百丸個穴名,為針灸專科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在針灸學發展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繪製了三幅彩色針灸挂圖,分別把人體正面、背面、側面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用不同顏色繪出。王燾又繪成了十二幅彩圖,並在《外台秘要》中重點介紹了灸法,唐代「太醫署」中設有針灸專科,有針博士、針助教、針工等。從事專業工作。北宋王惟一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公元1026年),當時曾刻在兩塊石碑上,樹立在汴京(今河南開封),供學習者拓印和閱讀。公元一0二七年,王氏還創造了兩座針灸銅人,為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公元1601年)彙集歷代諸家學說,廣搜文獻,是繼《內經》《甲乙經》之後的又一次針灸學術大總結。此後,由於西洋醫學的傳入和反動統治者的崇洋媚外政策、針灸醫學遭到摧殘,處於奄奄一息的境地。
新中國成立後,針灸學得到迅猛發展,各地先後成立了中醫學院,設立了研究針灸的專門機構。尤其是近年來,許多中醫學院設立了針灸系,培養了大批的高級針炙專門人才,針灸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普及。
針灸醫學對其他國家的醫療保健事業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約在公元六世紀,針灸醫學傳入朝鮮,七世紀時朝鮮曾以《針灸甲乙經》等書為教材。公元五六二年我國吳人知聰攜帶《甲乙經》東渡,把它介紹到日本。公元七0一年,日本開設針灸科,至今還開辦針灸專科學校。公元十七世紀末葉,針灸學傳入歐洲。近年來,許多國家除醫院設有針灸專科外,還紛紛成立了一些研究針灸的專門機構和針灸學院等,並多次召開國際性針灸學術會議,1987年成立了世界針灸聯合會。世界衛生組織也已宣布,可用針灸治療的疾病約300餘種,療效較好的約100餘種,可治癒的約67種。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財富。
針灸學 | 經絡總論 |
關於「針灸學/緒言」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