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柱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 【功用主治】 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別錄》: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

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

汁又殺蛔蟲

苦酒煎葉療癬。

③《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

長服止冷痢。

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郁,理氣行血

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或炒熱溫熨。

關於「艾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