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間肩胛帶疼痛
A+醫學百科 >> 肋間肩胛帶疼痛 |
椎間盤突出可擠壓根管神經出口處的脊神經根以致引起肋間肩胛帶疼痛。肋間肩胛帶疼痛是胸椎間盤突出症的一種臨床表現。
既往胸椎間盤病變的統計資料是依靠用碘苯酯脊髓造影的診斷方法隨著安全無創傷性的更先進的診斷技術MRI、CT的出現大家已對胸椎間盤突出的認識發生了改變。Awwad及其同事在觀察了433位患者脊髓造影后的CT掃描(CTM)後確診68位患者患有無症状的胸椎間盤突出。Wood及其同事報導了40歲以下無胸部疼痛症状的成年人MRI影像檢查結果發現胸椎間盤退變者達55%;無症状者37%發生急性胸椎間盤突出,其中,40%的椎間盤突出者為一個節段以上的多個椎間盤突出。此外,在未加選擇的368例屍體的屍檢中發現,有胸椎間盤突出者竟達15.2%。由此可見,有許多人雖有胸椎間盤突出卻無臨床表現,這主要是由於這些患者的胸椎椎管矢狀徑較大,以致突出的髓核組織尚不足以達到壓迫脊髓的程度之故。
此外從解剖學上來看,胸椎獨特的解剖特點和其承受上方體重的特殊性決定了胸椎椎間的活動性同頸椎和腰椎節段有所不同胸椎節段運動的穩定性依靠胸廓的夾板樣效應。小關節突關節的方向是主要決定可行運動的因素胸椎的主要運動是少許扭轉,和發生在腰椎的情況一樣,當纖維環急性損傷時,屈曲和扭轉負荷的結合力可致後部的髓核突出基於這一觀測結果,加上胸廓的夾板樣效應以及胸椎間盤高度較腰椎間盤低的特點就可解釋為什麼胸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比腰椎間盤突出低。
目錄 |
肋間肩胛帶疼痛的原因
(一)發病原因
脊柱慢性勞損,損傷及姿勢不正,被迫體位,均可引發本病;胸椎椎節的退變也是本病的病因之一。
(二)發病機制
1.慢性勞損或損傷 本病大多是由於慢性勞損或脊柱損傷所致,除姿勢不正、被迫體位持續過久及彎腰過度等因素外,各種外傷,例如從高處墜下、摔倒、多次反覆的脊柱扭傷等,均可引發本病。病程短者突出物多為彈性柔軟的髓核組織;而病程長者,則突出的髓核大多隨著成纖維細胞的包繞、收縮而變得堅硬,亦可呈鈣化或骨化的硬結,並與後縱韌帶粘連,固定於椎節後緣,這常常是此病引起廣泛的脊髓節段性損害的原因之一。
2.胸椎退行性變 儘管胸椎退行性變與年齡有關,且多見於中年以後,但本病的發病率並不與年齡成正比,因此椎節的退變是構成本病發病的病因之一。椎間盤退行性變時,髓核向後突,甚至破裂脫出,並在後期形成鈣化。胸椎間盤突出症除自身的特點外,亦有與頸椎病或腰椎病相似的發病機制。脊柱椎間盤是人體器官中最早開始退行性變的一個,其退行性變從早期即表現為間盤變性、間隙變窄、節段不穩、韌帶鬆弛、髓核突出或脫出、骨質增生以及周圍軟組織鈣化等一系列的病理過程。在此種情況下,如果再遇外傷,甚至輕微的外傷即可誘發本病。因此,本病有時也可發生在年紀較輕、椎間盤退行性變並不十分明顯的患者。至於明顯外傷情況下所致發生的胸椎間盤破裂、髓核突出,亦與其本身退變有關。根據統計資料,胸椎間盤突出症在下胸椎的發生率最高,亦表明椎節退變的作用。
3.脊柱姿勢的改變 統計資料表明,在先天性或後天的駝背病例,其後凸畸形頂點部位的髓核易突出。當然,姿勢不正常是引起椎節退變的原因之一。
肋間肩胛帶疼痛的診斷
在臨床上,對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以下3點:
1.病史 可急性發病,亦可緩慢發生,且症状輕重不一,應全面了解,包括既往的檢查及治療概況等。
2.臨床表現 由於患者個體椎管矢狀徑大小不一,其症状差異亦較大,從一般局部隱痛到下肢完全癱瘓均可發生,因此對此類患者均應注意認真檢查,以求及早發現。
3.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以胸椎常規的正位和側位X線平片為首選;據報導,20%~50%的胸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椎管內有鈣化的椎間盤。
(2)脊髓造影:用大劑量的水溶性造影劑行脊髓造影術的同時用CT掃描,是一種更準確的優良診斷方法。如不先行脊髓造影,而直接用CT檢查,將會弄錯受損脊髓的準確節段。但目前大多數學者均認為此種損傷性檢查應被MRI檢查取代,因為後者也是一種縱向觀察估測整個胸椎椎管的方法。
(3)CT及MRI檢查:凡疑及本病者,均應及早行MRI檢查。作者發現,MRI檢查是本病早期診斷及獲取及時治療最為有效的措施。此外,脊髓造影及CT檢查等雖對本病的診斷亦有一定幫助,但由於其確診率不如MRI檢查,因此,切勿作為首選檢查項目,目前已較少選用或僅作為參考。
4.其他檢查 包括肌電圖和體感誘發電位等,對診斷胸椎間盤突出症多無幫助。
肋間肩胛帶疼痛的鑒別診斷
肋間神經痛:又名肋間神經炎,是一組症状,指胸神經根(即肋間神經)由於不同原因的損害,如:胸椎退變、胸椎結核、胸椎損傷、胸椎硬脊膜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縱膈、胸膜病變,肋間神經受到上述疾病產生的壓迫、刺激,出現炎性反應,而出現以胸部肋間或腹部呈帶狀疼痛的症候群。
肋間隙可有壓痛是肋間神經痛的臨床表現。肋間神經痛患者體檢發現,胸椎棘突旁和肋間隙有明顯壓痛;典型的根性肋間神經痛患者,屈頸試驗陽性;受累神經的分布區常有感覺過敏或感覺減退等神經功能損害表現。
肋骨痛:肋骨所對應的背部胸椎有有輕微移位,造成肋神經受卡或粘連,就會有痛。 在痛的點上有肌肉損傷產生無菌炎站刺激肋神經造成痛。
右側肋骨痛症候群多見與青年女性,好發於2-4胸肋關節。可單發,也可多發。病因不十分明確,於外傷有關,故常見於體力勞動者和體操運動員。
在臨床上,對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以下3點:
1.病史 可急性發病,亦可緩慢發生,且症状輕重不一,應全面了解,包括既往的檢查及治療概況等。
2.臨床表現 由於患者個體椎管矢狀徑大小不一,其症状差異亦較大,從一般局部隱痛到下肢完全癱瘓均可發生,因此對此類患者均應注意認真檢查,以求及早發現。
3.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以胸椎常規的正位和側位X線平片為首選;據報導,20%~50%的胸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椎管內有鈣化的椎間盤。
(2)脊髓造影:用大劑量的水溶性造影劑行脊髓造影術的同時用CT掃描,是一種更準確的優良診斷方法。如不先行脊髓造影,而直接用CT檢查,將會弄錯受損脊髓的準確節段。但目前大多數學者均認為此種損傷性檢查應被MRI檢查取代,因為後者也是一種縱向觀察估測整個胸椎椎管的方法。
(3)CT及MRI檢查:凡疑及本病者,均應及早行MRI檢查。作者發現,MRI檢查是本病早期診斷及獲取及時治療最為有效的措施。此外,脊髓造影及CT檢查等雖對本病的診斷亦有一定幫助,但由於其確診率不如MRI檢查,因此,切勿作為首選檢查項目,目前已較少選用或僅作為參考。
4.其他檢查 包括肌電圖和體感誘發電位等,對診斷胸椎間盤突出症多無幫助。
肋間肩胛帶疼痛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動作宜「慢半拍」。運動前或做重體力工作前、或晨起後,身體各部肌肉和關節都在鬆弛狀態,如此時做突然的動作就有可能傷害椎間盤。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椎間盤突出,穿鞋時不要半蹲,不要直接彎腰取物,不要下蹲負重。
2.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避免過度勞累。工作一段時間後稍作運動,或按摩一下腰腿部,或做一會兒體操,並保持正確姿勢,以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
3.走路時多運用腹部肌肉,站立時不要雙腿同時並齊長時間站立。
4.睡軟硬適度的硬板床,飯後不要長時間看電視。
5.避免寒冷、潮濕的居住及工作環境,在寒熱交接的季節注意避免腰椎疾病的複發。
參看
關於「肋間肩胛帶疼痛」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