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 導航, 搜索

(Shen,Mind),中醫中廣義的神指人體生命活動的體現;狹義的神通常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神的概念在中醫學中使用很廣,《內經》中即多處提及,如「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神者,正氣也」、「血氣者,人之神」、「陰陽不測謂之神」。這些神的涵義,都圍繞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這個中心。或是從神的先天後天物質基礎,或是從功能活動、外在表現、變化特點等不同的角度對神進行歸納,神來自先天,然而又須不斷地得到後天飲食物的滋養與補充。神不能脫離人的形體而單獨存在。醫療實踐中通過對神的察識,可以辨別病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狀況,以及判斷疾病預後的好壞。

目錄

神的來源

中醫的神來自先天與後天兩個方面。《內經》中以「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來說明雙親之精通過遺傳給予後代,因此由遺傳而來的先天之精是產生神的根源。另外,神還需要不斷地得到後天水谷精微的滋養,即通過飲食來化生氣、血、精、津液給予補充,從而維持生命活動。這就是說,後天水谷精微不斷地充養先天之精,使人體的氣、血、精、津液充沛,臟腑功能良好,方能使神處於正常狀態。

神形關係

中醫的神是人的生命活動的表現,它不能離開人體而單獨存在。一旦形體死亡,神也就隨之消失。所以,有形(有生命的人體)方能有神。中醫學強調形神合一,形與神俱,就是指形與神是人體不可分離的統一整體。形體健壯則精神旺盛,生命活動正常;形體衰弱則精神衰憊,生命活動異常。

神與精神意識和思維

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是神常用的涵義之一。中醫學認為這一含義下的神由心所主,即《內經》中所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有時又稱為「心神」。在由心所主的神中,又可分出神、魂、魄、意、志等下屬概念,這些概念互有差別,並分屬於五臟。這是由於神的活動是建立在五臟功能活動的基礎之上,五臟功能不同,神的表現也就有所區別。以神配屬於心,魂配屬於肝,魄配屬於肺,意配屬於脾,志配屬於腎。在醫療實踐中,這種配屬關係有一定的意義。如精神意識逐漸成熟則產生魂,做夢幻覺夢遊等屬於魂的活動範圍,魂屬於肝。又如《內經》中認為「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志即認識,是人體在意念積存的基礎上產生的,為人類特有的心理功能,而這一功能活動與腎氣的充沛與否有關,這些都對臨床辨證用藥有一定的參考意義。雖然上述精神活動各有不同,但主宰者是心,其中任何一種活動都是心神活動的組成部分,都屬神的範疇。心神可以統率和支配人去認識和處理外界事物,心神如有異常,則魂、魄、意、志等精神活動就會紊亂。

神的盛衰

中醫學常常用神的盛衰來判定人體的健康狀況與疾病的輕重轉歸(預後)。由於氣、血、精、津液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所以當人的精氣充盈,生命活動正常時神的表現也就旺盛,如面色紅潤光澤,目光明亮、炯炯有神,呼吸平和,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精神充沛,反應敏捷,動作靈活,肌肉豐滿等,亦稱「有神」。反之,如果人的氣、血、精、津液不足,臟腑功能失常,神也就表現為不足,可出現精神不振、健忘嗜睡聲低懶言、倦怠無力、動作遲緩等表現,亦稱「少神」。如果神出現衰敗,表現為面色晦暗、視物不清、眼球獃滯、呼吸異常神志不清、語言錯亂、反應遲鈍、動作失靈、骨瘦如柴等,此時應稱「失神」,標誌病情嚴重,預後不良。在有神、少神、失神的表現中,以目光的表現最為突出。人的精神活動、健康狀況,往往可從目光中流露出來。此外,面部表現、言談舉止、聲息、外形、動作狀態以及舌象脈象等,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神的盛衰。

在醫療實踐中,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法,以了解病人神的狀態(有神、少神、神誌異常、失神、假神等),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與把握預後有重要意義。有神是精氣充足,血脈旺盛的表現,即使有病,也屬於正氣未傷的輕病。少神系因精氣不足或異常時所致,臨床最為常見,通過治療往往可以康復。神誌異常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出現反常狀態,此時可伴有全身性的其他症状,亦可有精神失常的表現,如癲、狂、癇等。失神是精虧、氣損、血耗的表現,屬於病情嚴重,預後不良。「假神」是病情危重之人在臨終前突然出現精神暫時的好轉,如面色紅艷、語言清晰,或能進食等假象,俗稱「迴光返照」,預示病人的陰陽即將離絕,接近死亡。

關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