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病毒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涎腺病毒病(virus disease of salivary gland)又稱涎腺巨細胞包涵體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  

目錄

診斷方法

依靠在涎液、痰、尿液中發現特徵性細胞。  

治療措施

無特效療法,根據出現的臨床症状對症處理。  

病因學理由

本病為巨細胞病毒感染所致。此種病毒在人體內可長期存在,由唾液或尿中排出。感染途徑主要為接觸傳染,嬰幼兒可經胎盤感染。多見於頜下腺腮腺。  

病理改變

導管上皮細胞內出現包涵體為其特徵。此種細胞較大,直徑可達30μm左右,胞核也大,直徑為10~15μm,位於細胞基底部。包涵體在胞核內,或在胞漿的靠管腔側,為圓形,大多數呈嗜酸性。酸性粘多糖染色為陽性。在含包涵體細胞的周圍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浸潤。以後含包涵體的細胞可見變性、剝離、崩潰等現象。  

臨床表現

多發生於兩歲以內的嬰兒,成人也可發生,但極少見。經胎盤感染的胎兒發育遲緩,並可引起早產。臨床上無特殊的症状或體征,可有明顯的肝脾腫大溶血性貧血黃疸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神經系統受侵犯的情況。然而,由於此病無特殊症状,所以常在屍檢時才發現。有報告死產兒涎腺中10%~30%有包涵體病的表現。成年人與體質極度衰弱有關,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發燒、肝腺腫大及淋巴細胞增多感染期間還會出現免疫反應異常。

關於「涎腺病毒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