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治
A+醫學百科 >> 塗治 |
塗治
|
|
個人資料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01年00月00日 大清 |
逝世 | 1976年00月00日(75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籍貫 | 湖北省黃陂縣 |
母校 | 清華學校 明尼蘇達大學 |
職業 | 教授、農業學家 |
塗治(1901年-1976年)湖北省黃陂縣人,中國農學家,一級教授。[1][2]
生平
192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隨後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生物學。1929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生院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嶺南大學副教授。1930年,任省立河南大學農學系副教授。1934年升為教授,並且擔任河南大學農學院院長。1930年代初,他支持了農學系青年教員劉葆慶的小麥育種試驗,將自己在美國讀博士期間得到的小麥優良品種資料提供給劉葆慶。[1][2]
在擔任河南大學教授的十年中,他發表學術論文35篇,出版著作2部,開創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較早提出在河南省大面積推廣農業機械。1934年任院長後,他專設河南大學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處,並且在河南大學農學院的培養方案中強調本科生必須掌握一兩種現代農業技術。他支持學生的抗日愛國行動,並投身到鬥爭中。他還秘密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河南大學教授中極少的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之一。他常年將自己一半月薪交給中共河南大學黨支部。[1][2]
1940年,塗治被中共中央派到新疆農學院擔任院長,負責中國共產黨交給的新疆上層統一戰線工作。1948年,因叛徒告密,他遭政府迫害一年,被關押後受到各種酷刑,始終不屈服。後來在中國共產黨的營救下獲釋,繼續任新疆農學院院長,為促進新疆和平解放發揮了很大作用,因此後來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頒發的「毛澤東獎章」與「西北解放紀念章」。[1][2]
1949年8月,扎巴依喀勒山空難發生,赴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新疆代表團全體人員遇難。消息傳到新疆之後,新疆三區最後決定再派出三位代表:賽福鼎(阿合買提江·哈斯木離開後新疆三區的實際負責人),阿里木江·哈肯巴也夫(塔城副專員),塗治(迪化新疆學院副院長)。9月15日,三人順利抵達北平,趕上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3]
1955年,塗治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他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八一農學院教授、院長,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第一副院長,新疆農業科學院院長。1952年到1970年,在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八一農學院(今新疆農業大學)首任院長期間,他撰寫並翻譯出版了數十萬字的農業科技專著及叢書,撰寫了數十篇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的學術論文,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培養了許多農業科技人才,使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農牧業及農業機械化水平都大幅提高。截至197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開發農田1100萬畝,建起160多個機械化程度比較高的國營農場,新疆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在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1][2]
參考文獻
|
參考來源
關於「塗治」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