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蠅舌征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遲發性運動障礙(tardive dyskinesia,TD)又稱遲發性多動症、持續性運動障礙,由抗精神病藥物誘發,為一種持久的刻板重複的不自主運動。兒童口面部症状較突出,下面部肌肉最常受累,表現口-舌-頰三聯症(BLM症候群)或頰、舌、咀嚼症候群,表現口唇及舌重複的不能控制的運動,如不自主連續刻板咀嚼、吸吮、轉舌、舔舌、撅嘴和鼓腮,歪頜和轉頸,有時舌頭不自主地突然伸出口外,稱為捕蠅舌征(fly-catcher tongue),嚴重時出現構音不清吞咽障礙

目錄

捕蠅舌征的原因

(一)發病原因

多見於長期(1年以上)大劑量服用阻滯多巴胺受體,或與之結合的抗精神病藥,尤其吩噻嗪類如氯丙嗪奮乃靜,丁醯苯類如氟哌啶醇等,可引起TD 。某些多巴胺藥物如左旋多巴美多巴、帕金寧,安定劑也可引起類似TD不自主運動。偶見於長期服用抗抑鬱藥、抗PD藥、抗癲癇藥和抗組胺藥患者,減量或停藥易發生。

相關因素包括:①年齡、性別因素:年老者易發生,不易恢復,女性多於男性;②腦病變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易發生,陰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TD發病年齡早,發生率高;③藥物因素:藥物劑量及治療持續時間與TD發生有關,多見於治療早期發生Parkinson症候群患者。

(二)發病機制

造成遲發性運動障礙的發病機制不清,中樞多巴胺能神經元受損是一種學說。也有報導提出GABA能系功能減退、自由基產生的神經毒性、抗精神病藥對神經系統的直接作用等學說。

一般認為長期服用大劑量抗精神病藥物吩噻嗪類及丁醯苯類等,可長期阻滯突觸多巴胺受體(DR),使突觸前多巴胺(DA)合成及釋放反饋性增加,突觸後DR對DA反應敏感性增強,產生DR超敏,處於去神經增敏狀態(denervation hypersensitivity),生理劑量的DA可引起運動障礙,與用左旋多巴或停用抗精神病藥後往往誘發或使症状加重相符,也支持利舍平可減輕TD症状,氟哌啶醇可暫時掩蓋症状,DA增效劑可使症状惡化等。

病理改變:屍體解剖顯示黑質尾狀核細胞退行性變和萎縮

捕蠅舌征的診斷

1.多發生於老年患者,尤其女性,伴腦器質性病變者居多,症状重,恢復慢。各種抗精神病藥均可引起,氟奮乃靜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等含氟元素抗精神病藥常見,大多發生在服用抗精神病藥1~2年以上,最短3~6個月可出現,最長者13年。  臨床主要表現節律性刻板重複的不自主運動,早期表現舌震顫流涎,老年人口部運動具有特徵性,年輕患者肢體受累常見。兒童口面部症状較突出,下面部肌肉最常受累,表現口-舌-頰三聯症(BLM症候群)或頰、舌、咀嚼症候群,表現口唇及舌重複的不能控制的運動,如不自主連續刻板咀嚼、吸吮、轉舌、舔舌、撅嘴和鼓腮,歪頜和轉頸,有時舌頭不自主地突然伸出口外,稱為捕蠅舌征(fly-catcher tongue),嚴重時出現構音不清吞咽障礙軀幹肌受累表現身體搖晃,肢體遠端受累表現彈鋼琴指(趾)征,肢體近端很少受累,少數表現舞蹈樣動作、無目的拍動、兩腿不停跳躍、手足徐動、軀幹扭轉性運動及古怪姿勢等。偶表現胃腸道型,突然停藥後出現胃部不適、噁心嘔吐。情緒緊張、激動時症状加重,睡眠時消失。部分患者與遲發性靜坐不能、遲發性肌張力障礙、藥源性Parkinson症候群同時並存,症状易被掩蓋,減藥或停藥時暴露出來。  2.抗精神病藥可引起急性特異質性肌張力障礙或急性靜坐不能,多在用抗精神病藥2天內發生,易發生在兒童及成年早期,表現戲劇性的肢體、軀幹、頸部、舌和面肌等抽動或不舒適姿勢。  3.按運動障礙部位分為以下類型 ①眼肌運動異常:表現眨眼、瞼痙攣等;②面肌運動異常:面肌抽搐抽搐和愁眉苦臉等;③口部肌肉運動異常:撅嘴、咂嘴、咀嚼、抽吸及下頜橫向運動等;④舌肌運動異常:伸舌、縮舌、蠕動和舔唇等;⑤咽肌運動異常:齶部異常運動影響發音及吞咽;⑥頸部運動異常:斜頸、頸後仰等;⑦軀幹運動異常:全身軀幹運動不協調,呈古怪姿勢,如聳肩縮背、角弓反張扭轉痙攣,膈肌痙攣產生呼嚕聲及呼吸困難,有時全身左右搖擺、軀幹反覆屈伸、前後扭動,稱身體搖晃征(body-rocking);⑧四肢運動異常:肢體遠端連續屈伸,稱為彈鋼琴指(趾)征,近端很少受累,少數表現舞蹈樣指划動作、投擲運動、手足徐動樣動作、雙手反覆高舉或兩腿不停跳躍等;⑨肌張力低下-麻痹型運動障礙:累及頭、頸和腰部,如頸軟不能抬頭腰軟不能直起和凸腹,行走不能邁步和抬腿,足拖地而行。  4.TD的亞型 ①急性戒斷症候群:突然停用抗精神病藥發生不自主的飄忽性非重複舞蹈動作,與小舞蹈病或Hontington病相似,多見於兒童,可自愈;逐漸減量可使舞蹈動作逐漸消失;②遲發性肌張力障礙:兒童及成人皆可發生,不自主運動表現類似扭轉性肌張力障礙或扭轉痙攣,持續存在,不表現快速重複的刻板運動。  根據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藥或長期服用抗抑鬱藥、抗帕金森藥、抗癲癇藥或抗組胺藥史,服藥過程中或停藥後3個月內發生運動障礙,表現節律性刻板重複持久的不自主運動。

捕蠅舌征的鑒別診斷

本病須注意與以下疾病鑒別:  1.藥源性Parkinson症候群 因DR被抗精神病藥佔據或阻滯,內源性DA不能與DR結合,雖亦有服抗精神病藥史,但不自主運動表現肌強直、運動減少及動眼危象等。  2.Huntington病 根據遺傳史,舞蹈症及痴呆等三主征,與TD不難鑒別,HD患者亦常用抗精神病藥,若出現靜坐不能或重複刻板不自主運動提示並發TD。  3.Meige症候群 是常見的口部運動障礙,完全型除口、下頜肌張力障礙,尚有眼瞼痙攣;非完全型只有口面、舌、咽和下頜肌張力障礙,或僅有原發性眼瞼痙攣;無服抗精神病藥史。  4.扭轉痙攣 表現快速、刻板重複的不自主運動,無服用抗精神病藥史。

1.多發生於老年患者,尤其女性,伴腦器質性病變者居多,症状重,恢復慢。各種抗精神病藥均可引起,氟奮乃靜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等含氟元素抗精神病藥常見,大多發生在服用抗精神病藥1~2年以上,最短3~6個月可出現,最長者13年。  臨床主要表現節律性刻板重複的不自主運動,早期表現舌震顫流涎,老年人口部運動具有特徵性,年輕患者肢體受累常見。兒童口面部症状較突出,下面部肌肉最常受累,表現口-舌-頰三聯症(BLM症候群)或頰、舌、咀嚼症候群,表現口唇及舌重複的不能控制的運動,如不自主連續刻板咀嚼、吸吮、轉舌、舔舌、撅嘴和鼓腮,歪頜和轉頸,有時舌頭不自主地突然伸出口外,稱為捕蠅舌征(fly-catcher tongue),嚴重時出現構音不清吞咽障礙軀幹肌受累表現身體搖晃,肢體遠端受累表現彈鋼琴指(趾)征,肢體近端很少受累,少數表現舞蹈樣動作、無目的拍動、兩腿不停跳躍、手足徐動、軀幹扭轉性運動及古怪姿勢等。偶表現胃腸道型,突然停藥後出現胃部不適、噁心嘔吐。情緒緊張、激動時症状加重,睡眠時消失。部分患者與遲發性靜坐不能、遲發性肌張力障礙、藥源性Parkinson症候群同時並存,症状易被掩蓋,減藥或停藥時暴露出來。  2.抗精神病藥可引起急性特異質性肌張力障礙或急性靜坐不能,多在用抗精神病藥2天內發生,易發生在兒童及成年早期,表現戲劇性的肢體、軀幹、頸部、舌和面肌等抽動或不舒適姿勢。  3.按運動障礙部位分為以下類型 ①眼肌運動異常:表現眨眼、瞼痙攣等;②面肌運動異常:面肌抽搐抽搐和愁眉苦臉等;③口部肌肉運動異常:撅嘴、咂嘴、咀嚼、抽吸及下頜橫向運動等;④舌肌運動異常:伸舌、縮舌、蠕動和舔唇等;⑤咽肌運動異常:齶部異常運動影響發音及吞咽;⑥頸部運動異常:斜頸、頸後仰等;⑦軀幹運動異常:全身軀幹運動不協調,呈古怪姿勢,如聳肩縮背、角弓反張、扭轉痙攣,膈肌痙攣產生呼嚕聲及呼吸困難,有時全身左右搖擺、軀幹反覆屈伸、前後扭動,稱身體搖晃征(body-rocking);⑧四肢運動異常:肢體遠端連續屈伸,稱為彈鋼琴指(趾)征,近端很少受累,少數表現舞蹈樣指划動作、投擲運動、手足徐動樣動作、雙手反覆高舉或兩腿不停跳躍等;⑨肌張力低下-麻痹型運動障礙:累及頭、頸和腰部,如頸軟不能抬頭腰軟不能直起和凸腹,行走不能邁步和抬腿,足拖地而行。  4.TD的亞型 ①急性戒斷症候群:突然停用抗精神病藥發生不自主的飄忽性非重複舞蹈動作,與小舞蹈病或Hontington病相似,多見於兒童,可自愈;逐漸減量可使舞蹈動作逐漸消失;②遲發性肌張力障礙:兒童及成人皆可發生,不自主運動表現類似扭轉性肌張力障礙或扭轉痙攣,持續存在,不表現快速重複的刻板運動。  根據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藥或長期服用抗抑鬱藥、抗帕金森藥、抗癲癇藥或抗組胺藥史,服藥過程中或停藥後3個月內發生運動障礙,表現節律性刻板重複持久的不自主運動。

捕蠅舌征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首要的是避免危險因素。臨床醫生應該堅持以下原則:只有確實需要應用抗精神病藥的患者(例如精神分裂症),才可服用。絕對不應該用抗精神病藥來治療神經症或憂鬱症,更不應該把抗精神病藥當作安眠藥來治療失眠。因為遲發性運動障礙的發生與藥物劑量的大小沒有關係,即使小量也會產生。如果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生了遲發性運動障礙,則應權衡輕重,不可貿然停藥。

參看

關於「捕蠅舌征」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