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學/蚋、虻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寄生蟲學》 >> 昆蟲綱 >> 蚋、虻
人體寄生蟲學

人體寄生蟲學目錄

蚋、虻分別屬雙翅目蚋科(Simuliidae)和虻科(Tabanidae)。蚋、虻對人的危害主要是叮吸人血,被刺叮處常出現局部紅腫、疼痛、奇癢以及炎症繼發性感染。蚋和虻分別可作為盤尾絲蟲病羅阿絲蟲病的媒介,虻還能機械性傳播野兔熱和碳疽病。防制可參考「蠓」。

一、蚋

蚋為一類體長1~5mm的小型昆蟲,成蟲深褐色或黑色,俗稱「黑蠅」或「駝背」。全世界已知1200多種,我國報告近90種,主要種為北蚋(Simulium subvariegatum)和毛足原蚋(Prosimuliumhirtipes)。

形態

成蟲頭部的複眼明顯,雄蚋的複眼較大,與胸背約等寬;雌蚋的複眼略窄於胸部,兩眼間被額明顯分開。口器為刺吸式。胸部背面明顯隆起。翅寬闊,縱脈發達。足短。腹部11節,最後2節演化為外生殖器,其為重要的分類依據。有的種類腹部背面有銀色閃光斑點(圖20-21)。

蚋生活史


圖20-21 蚋生活史

生活史與生態

蚋的發育為全變態(圖20-21)。

卵:略呈圓三角形,長0.1~0.2mm,淡黃色,通常150~500粒排列成鱗狀或成堆,見於清淨流水中的水草與樹的枝葉上,在20~25℃的水中,約5天孵化。

幼蟲:呈圓柱形,後端膨大。有6~9齡,剛孵出的幼蟲長約0.2mm,淡黃色,以後顏色變暗,成熟幼蟲4~15mm。頭部前端有1對放射狀排列的剛毛,稱口扇;前胸腹面中部有一隻具小鉤的胸足;腹部尾端有一個具小鉤的吸盤和一個可伸縮的肛鰓。幼蟲以水中微小生物為食,約3~10周發育成熟。

蛹:成熟幼蟲在一個前端開口的繭內化蛹。繭體的後端粘附於水中石塊或植物上,約1~4周羽化。

雄蚋不吸血。雌蚋交配後開始吸血,其嗜吸畜、禽血,兼吸人血,多在白天進行。成蟲棲息於野草上及河邊灌木叢,飛行距離達2~10km。蚋出現於春、夏、秋三季,以6~7月為活動高峰。整個生活史2~3.5個月。雌蚋壽命約2個月。以卵或幼蟲在水下越冬。蚋可傳播盤尾絲蟲病。人被蚋刺叮,特別是大量刺叮可引起皮炎,可有強烈的過敏性反應,繼發感染淋巴腺炎,淋巴管炎及「蚋熱」等。

二、虻

虻是一類中、大型昆蟲,俗稱「牛虻」或「瞎虻」。全世界已知約3500種,我國已記錄近400種,主要種為廣斑虻(Chrysops vanderwulpi)和華虻(Tabanus mandarmus)。

形態

成蟲體長6~30mm,粗壯,呈棕褐色或黑色,多有較鮮艷色斑和光澤,體表多細毛。

頭部寬大,等於或寬於胸部。複眼明顯,多具金屬光澤。雄虻兩眼相接;雌虻兩眼分離。觸角多為3節,第三節有3~7個環節。雌虻口器為刺舐式,取食時刺破皮膚唇瓣上的擬氣管吸血。翅寬,透明或具色斑。足粗短。腹部可見7節,其顏色和斑紋是分類依據,第8~11節演化為外生殖器(圖20-22)。

虻生活史


圖20-22 虻生活史

生活史與生態

虻的發育為全變態(圖20-22)

卵:多呈紡錘形,長1.5~2.5mm,黃白色。常以200~500粒卵集成堆或形成塊,多見於稻田、沼澤、池塘邊的草葉或小枝上。約1周孵化為幼蟲。

幼蟲:為細長紡錘狀,兩端尖,淡黃色。有6~10齡,體長自2~4mm至22~25mm,腹部第1~7節有疣狀突起,尾部有長呼吸管和氣門。幼蟲以小型動物為食,幼蟲期可長達數月至一年以上。成熟幼蟲移至干土中化蛹。

蛹:為裸蛹,可見明顯的頭胸部和腹部。早期呈黃棕色,而後漸暗。經1~3周羽化。

雄虻以植物汁液為食,雌虻吸血,主要刺吸牛、馬、驢等大型家畜的血,有時也侵襲其它動物和人。虻白天活動,以陽光強烈的中午吸血量最為活躍。有時在幾個動物體表連續叮刺吸血,該習性在疾病的傳播上具有重要意義。成蟲棲息於草叢樹木中,多見於河邊植被上。虻的飛翔能力很強,每小時可飛行45~60km。

在熱帶,虻可全年活動;在我國北方,虻的活動季節自5月中旬至8月下旬,以7月份為活動高峰。一般雄虻的壽命僅幾天,雌虻可存活2~3個月。虻以幼蟲越冬,常見於堤岸22~25cm深的土層中。

有些虻類能傳播羅阿絲蟲病,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害蟲,為牲畜錐蟲病等的傳播媒介。虻叮刺人體可引起蕁麻疹樣皮炎。

32  |  32
關於「寄生蟲學/蚋、虻」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