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學/妊娠期母體血液及循環系統變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婦產科學》 >> 正常妊娠 >> 妊娠期母體變化 >> 妊娠期母體血液及循環系統變化
婦產科學

婦產科學目錄

(一)血容量 從孕6周起開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約增加35%,平均增加約1500ml,維持此水平至分娩。血容量增加包括血漿紅細胞增加,血漿增加多於紅細胞增加,血漿約增加1000ml,紅細胞容量約增加500ml,出現血液稀釋

(二)血液成份

1.紅細胞 妊娠期骨髓不斷產生紅細胞,網織紅細胞輕度增生。由於血液稀釋,紅細胞計數約為360萬/mm3血紅蛋白值為11g/dl,紅細胞壓積降至31~34%。孕婦儲備鐵約500mg,為適應紅細胞增生及胎兒成長和孕婦各器官生理變化的需要,容易缺鐵,應在孕晚期補充鐵劑,以防血紅蛋白值下降。

2.白細胞 從孕7周起開始增加,至妊娠30周時達高峰,約10000/mm3,有時可達15000mm3,主要為中性多核細胞增加,淋巴細胞增加不多,而單核細胞嗜酸性細胞幾乎無改變。

3.凝血因子 妊娠期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均增加,僅凝血因子Ⅺ、Ⅻ降低。血小板略有減少。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時間、部分孕婦凝血活酶時間輕度縮短,凝血時間無明顯變化。血漿纖維蛋白原比非孕期增加約50%,孕末期可達400~500mg/dl。改變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出現紅細胞線串樣反應,故紅細胞沉降率加快。妊娠期纖維蛋白溶酶增加,優球蛋白溶解出現延長,表明纖溶活性降低,分娩後纖溶活性迅速增高。

血漿蛋白由於血液稀釋從孕早期即下降,至妊娠中期為6.0~6.5g/dl,主要是白蛋白減少,約為3.5g/dl,以後持續此水平直至分娩。

(三)循環改變

由於新陳代謝和循環血量的增加以及為了適應胎盤循環的需要,母體心臟負擔加重。每分鐘心搏出量自妊娠第10周開始增加,至妊娠28周左右達最高峰,較正常增加30~50%。心率逐漸增加,最高較未孕時約增加10次/分。妊娠後期,因子宮增大,橫隔上升,可使心臟向左前方移位,大血管輕度扭曲,心尖部可產生收縮期雜音及肺動脈瓣第二亢進,但心電圖正常。正常心臟具有代償功能,故能勝任孕期的負擔。但心臟病患者在妊娠、分娩或產後各期,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代償不全。

因妊娠子宮壓迫盆腔靜脈,使下肢血液迴流受阻,股靜脈壓升高,致妊娠後期常出現足踝及小腿浮腫,少數可出現下肢會陰靜脈曲張

血壓一般無變化。若比原有水平升高3KPa(約20mmHg)以上或達17.4/12KPa(130/90mmHg)以上者,則為病理現象。

32 妊娠期母體生殖器官變化 | 妊娠期母體消化系統變化 32
關於「婦產科學/妊娠期母體血液及循環系統變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