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遺忘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外傷性遺忘-虛構症候群又稱外傷性柯薩柯夫症候群。系顱腦損傷所致急性精神障礙的一種臨床表現形式。由於顱腦遭受直接或間接的各種外傷,並在此基礎上出現的精神障礙和後遺的症候群為顱腦損傷伴發的精神障礙。診斷應標明顱腦損傷的類別和後遺的症候群的類型;如腦震蕩症候群、腦挫傷所致精神病症状、腦挫傷所致人格改變痴呆遺忘症候群等。顱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又分急性精神障礙和慢性精神障礙。

目錄

外傷性遺忘症的原因

腦挫裂傷引起大腦皮層聯合區發生改變可導致本症候群顱腦損傷是否出現精神障礙以及精神障礙的表現形式,與顱腦損傷程度和部位有關。損傷越嚴重,部位越廣泛,越容易引起精神障礙。精神症状出現的時間與外傷嚴重程度有直接關係。此外,與神經類型、環境因素、個體素質以及損傷前後和損傷期間的心理狀態等相關因素也有一定關係。其發生機制可能為一過性腦血液循環性障礙;腦細胞紊亂致神經傳導通路阻塞;中樞神經細胞膜放電致神經組織興奮性改變;腦神經元受損引發意識障礙;腦幹網狀結構受損等。另外,對顱腦損傷的消極評價可能是引起心因性障礙的主要原因。

外傷性遺忘症的診斷

急性顱腦損傷精神障礙易於識別。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必然有頭部外傷這一前提,精神症状或直接出自腦外傷,或肯定與其有關。一般精神障礙症状緊接外傷後引起,經歷一定時程而逐漸改善,診斷一般不難。但應注意外傷的證據、程度和損傷的範圍與精神症状的關係,因其精神障礙的發生、發展、病程與腦外傷密切相關。一般腦外傷越嚴重,損傷部位越廣泛,越容易引起精神障礙。廣泛損傷易引起精神功能的全面障礙;顳葉損傷出現精神障礙者最多,其次是前額葉及額葉眶部,頂葉枕葉出現精神障礙的機會最少。顳葉損傷常引起人格障礙,表現為情緒不穩和控制障礙;前額葉引起的人格障礙,表現為情感淡漠、幼稚化、意志減退、精神運動遲緩;頂葉損傷易引起認知功能障礙;基底節損傷易引起記憶缺損等。但是,無論顱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如何均可發生腦震蕩後症候群,某些沒有真正造成顱腦損傷者,或顱腦損傷程度較輕,不致引起精神障礙者,也可產生心因性顱腦損傷症状和精神症状。通常在外傷後出現腦震蕩後症候群,這些症状在外傷後2 周明顯改善,到第4 周末顯著減輕,如無心理社會因素介入,一般在3 個月後可望消失。如果存在素質和處境因素,則頭痛頭暈疲勞焦慮等症状可長期存在,這就為繼發性神經症症状的附加創造條件,從而具有遷延病程。因此,詳細詢問病史,了解當時受傷情況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否真正傷及頭部、程度、當時有無意識障礙和持續的時間及受傷後有無記憶障礙遺忘均是鑒別診斷的要點。

外傷性遺忘症的鑒別診斷

顱腦損傷引起或伴發的急性和慢性精神障礙的鑒別診斷問題主要反映在如何區分腦震蕩後症候群神經症,以及如何判定一些慢性外傷精神障礙中的器質性和非器質性成分。

1.腦震蕩後症候群與神經症的區別

(1)腦震蕩第三腦室第四腦室受到衝擊,從而使周圍的自主神經結構和前庭裝置受到損害,故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皮膚蒼白出冷汗血壓改變、心悸等自主神經症状。神經症雖然也可伴發自主神經症状,但較輕微。

(2)某些腦震蕩後症候群患者可檢出腦電圖、腦誘發電位不正常,而神經症則屬正常。

(3)頭痛可因喧鬧聲、工作疲勞、精神刺激、眼部勞累、氣候變化、體位和頭位改變等因素的影響而加重,神經症患者無此特徵,或僅受勞累、精神刺激的影響。

(4)治療的反應二者是不同的,腦震蕩後症候群對抗抑鬱劑和抗焦慮劑有一定療效;神經症則缺乏特異性,患者信任的治療均有助於改善其病情。

(5)影像技術(CTMRI,PET,BEAM,SPECT 等)問世,可檢出傳統檢查(神經系統檢查腦脊液檢查,腦電圖)不能發現的一些異常(Lishman,1988),今後宜在疑難病例酌情應用。腦震蕩後症候群需與心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區別,後者是在極端嚴重或災禍性心理創傷後引起,臨床以闖入性回憶(包括噩夢和夢魘),精神麻木和迴避行為為特徵,PTSD 雖然常見於戰爭條件下,甚至軀體也可能受傷,但卻無顱腦損傷史。

2.顱腦損傷所致慢性精神障礙需與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區別

顱腦損傷可誘發或促發這2 種非器質性精神障礙已無疑義,顱腦損傷後直接引起的精神分裂症樣精神病已提上日程,而且也發現一些特徵,但其與精神分裂症的區別仍需結合病前人格,既往精神病史,家族精神病史,臨床症状,病程以及對治療的反應,結局等方面予以探討。

急性顱腦損傷精神障礙易於識別。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必然有頭部外傷這一前提,精神症状或直接出自腦外傷,或肯定與其有關。一般精神障礙症状緊接外傷後引起,經歷一定時程而逐漸改善,診斷一般不難。但應注意外傷的證據、程度和損傷的範圍與精神症状的關係,因其精神障礙的發生、發展、病程與腦外傷密切相關。一般腦外傷越嚴重,損傷部位越廣泛,越容易引起精神障礙。廣泛損傷易引起精神功能的全面障礙;顳葉損傷出現精神障礙者最多,其次是前額葉及額葉眶部,頂葉枕葉出現精神障礙的機會最少。顳葉損傷常引起人格障礙,表現為情緒不穩和控制障礙;前額葉引起的人格障礙,表現為情感淡漠、幼稚化、意志減退、精神運動遲緩;頂葉損傷易引起認知功能障礙;基底節損傷易引起記憶缺損等。但是,無論顱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如何均可發生腦震蕩後症候群,某些沒有真正造成顱腦損傷者,或顱腦損傷程度較輕,不致引起精神障礙者,也可產生心因性顱腦損傷症状和精神症状。通常在外傷後出現腦震蕩後症候群,這些症状在外傷後2 周明顯改善,到第4 周末顯著減輕,如無心理社會因素介入,一般在3 個月後可望消失。如果存在素質和處境因素,則頭痛、頭暈、疲勞和焦慮等症状可長期存在,這就為繼發性神經症症状的附加創造條件,從而具有遷延病程。因此,詳細詢問病史,了解當時受傷情況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否真正傷及頭部、程度、當時有無意識障礙和持續的時間及受傷後有無記憶障礙遺忘均是鑒別診斷的要點。

外傷性遺忘症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意外發生後醫生和親屬都不要表現出恐懼,避免受傷場合給患者造成外傷精神障礙。輕微腦外傷患者不宜留在醫院的時間過長和做過多的檢查,因為這樣易使患者感到傷勢嚴重,促使外傷後症候群的發生。鼓勵儘早返回工作崗位。顱腦損傷時有意識障礙應臥床休息1~2 周,以防止腦震蕩後症候群的發生。出院前應對周圍做好社會幹預工作,為患者創造條件提供支持性社會環境,從而有利於康復。不要因此家庭糾紛和關注賠償問題,這樣可使症状加重或持續不退。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注意安全,避免頭顱外傷。

參看

關於「外傷性遺忘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