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變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正常人從前面加壓於甲狀軟骨時,聲音變低。由於喉上神經損傷引起的致使聲音變低的現象。

聲音變低是喉上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之一。

單側喉上神經損傷症状:講話的頻率範圍縮小,不能發高音。雙側喉上神經損傷症状:不能發高音,聲音單調。

喉上神經來自迷走神經的結狀神經節其位置靠近頸靜脈孔,在舌骨平面上分為內支及外支。外支在下行途中常與甲狀腺上動脈緊密伴行,一般位於甲狀腺上動脈的前面。根據Moosman 200例的屍體解剖,外支有21%行走方向不定15%位於甲狀腺鞘內,6%位於甲狀腺上動脈分支之間。據孟昭輝等(1976)對喉神經解剖的觀察,喉上神經與甲狀腺上動脈均緊密伴行,其中神經行走在甲狀腺上動脈之後內者佔89.3%,在動脈之前者佔6.7%,在動脈分支之間者佔4%。

其次喉上神經在下行途中,先位於咽下縮肌的上面,以後位於胸骨舌骨肌及甲狀軟骨下面支配環甲肌,同時咽下縮肌也接受外支的一部分運動纖維。因此,外支在進入環甲肌之前被咽下縮肌的筋膜所覆蓋。喉上神經的外支主要為運動支支配環甲肌,尚有分支到咽下縮肌、甲狀腺。另外外支進入環甲肌之前分出一支經甲狀軟骨下緣入喉,並與喉返神經前支一同至甲杓肌和環杓側肌。

喉上神經的內支92%穿過甲狀舌骨膜後分為前後兩支;8%穿過該膜之前分支前支位於甲狀軟骨內面喉前庭外側壁的軟組織內14%的分支至甲杓肌10%分支經甲狀軟骨孔與喉上神經的外支相交通後支分布在會厭咽會厭襞及杓狀軟骨黏膜層且有分支至杓狀肌(10%)和環杓後肌(5%)。後支的降支與喉返神經的後支相吻合。Siegelman指出,喉上神經有分支支配杓狀肌群。Negus也證明喉上神經的內支發出運動纖維支配杓狀肌群。另外Katly及Hangen在人的喉切除時,刺激喉上神經的內支可引起杓狀肌收縮,刺激喉上神經也有同樣的結果,可見喉上神經有分支支配杓狀肌群。

目錄

聲音變低的原因

1.頸部外傷(刀傷槍傷等)。

2.繼發於甲狀腺手術,甲狀腺上動脈神經緊密伴行,因此結紮甲狀腺上動脈時,可誤將神經一併結紮 。

3.上喉切除,易損傷喉上神經

聲音變低的診斷

單側或雙側喉上神經受損傷時,不致發生呼吸困難吞咽困難

1.病史 有頸部外傷史或甲狀腺手術史。

2.臨床表現 高音缺如。體檢可見聲門形態異常。

聲音變低的鑒別診斷

(一)急性喉炎

最為常見,聲嘶為主要症状小兒急性喉炎較成人重,除聲嘶外,並有發熱咳嗽等症状、喉鏡檢查,可見喉黏膜急性充血,聲帶水腫並附有膿性分泌物聲帶運動有不同程度的受限、本病應與喉白喉呼吸道異物鑒別

(二)咽白喉

多繼發於咽白喉、聲嘶和乾咳為喉白喉的首發症狀,多見於兒童、起病初期,發音粗糙,逐漸加重從致聲嘶至完全失音、患者除有喉部症状外多有明顯的中毒現象、喉鏡檢查,見黏膜紅腫,表面蓋有白色假膜塗片及培養可確診

單側或雙側喉上神經受損傷時,不致發生呼吸困難吞咽困難

1.病史 有頸部外傷史或甲狀腺手術史。

2.臨床表現 高音缺如。體檢可見聲門形態異常。

聲音變低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預防方法需預防喉上神經的損傷,熟悉喉上神經傷解剖關係。不論甲狀腺上極的高度如何,一般從喉結帶與環狀軟骨上緣聯線下I/3段的雙側開始。緊貼腺體上極,遠離甲狀軟骨側板切開懸韌帶,由淺及深、由下向上輕柔地將喉頭與上極血管相聯繫的一切組織向上推開,從而可避免損傷喉上神經。

結紮甲狀腺上動脈血管一律應於甲狀腺內外包膜之間分別處理,切斷結紮前囑病人發高音,仔細辨別音質,確定無損傷時才切斷、結紮,這樣可以防止損傷喉上神經外支,手術過程要求認真細緻,無需顯鼴喉上神經,一定要緊貼腺體上極輕柔分離達喉頭之間的疏鬆結締組織,這樣可把喉上神經外支推開,避免損傷喉上神經。

參看

關於「聲音變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