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遺傳學/腫瘤的遺傳易感性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遺傳學基礎》 >> 腫瘤與遺傳 >> 腫瘤的染色體異常 >> 腫瘤的遺傳易感性
醫學遺傳學基礎

醫學遺傳學基礎目錄

以上列舉的許多事實都說明腫瘤發病中遺傳因素的存在,因此腫瘤可以認為是基因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其中一些遺傳性腫瘤按照經典的孟德爾方式傳遞,但在更多情況下遺傳的只是腫瘤的易感性,即易感基因,在個體易感染狀態下如再發生體細胞突變突變細胞就容易轉化為腫瘤細胞

個體的腫瘤遺傳易感性是由特定的基因-染色體組合決定的。雖然對這些「易感基因(predisposing genes)」及其如何發揮作用了解得還不很清楚,但有一些事例表明它們可能通過生化的、免疫的和細胞分裂的機制促進腫瘤發生

1.酶活性異常 酶活性的改變可以影響致癌化合物在體內的代謝滅活,例如芳烴羥化酶(arylhydrocarbon hydroxylase,AHH)它能在體內活化許多致癌的多環芳烴,包括從吸煙獲得的各種芳烴,從而促進癌的發生。這種酶的可誘導性在人群中呈多態性,並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參閱第八章);另一方面酶的缺乏也可以導致對腫瘤的易感狀態,例如著色性干皮病患者易患皮膚癌,這是由於DNA修復酶的缺陷導致細胞惡性變。

2.遺傳性免疫缺陷 機休正常的免疫監視(immuune surveillance)系統不僅能抵禦外來抗原的侵入,同時也能識別成為「異已」的突變細胞並加以排斥,免疫缺陷能使突變細胞得以逃脫這種監視而發展成為腫瘤。許多免疫缺陷患者都有易患腫瘤的傾向,例如無丙球蛋白血症(Bruton型)患者易患白血病淋巴系統腫瘤等。

3.染色體病 先天愚型患者急性白血病發病率比正常人群高15-18倍。這兩種疾病可能有共同的發病機制,即細胞分裂機制的紊亂。此外,Klinefelter症候群患者易患男性乳腺癌;一些兩性畸形患者中(主要是表型女性而有XY核型者),由發育不全的性腺睾丸的殘留組織)也易發生精原細胞瘤性母細胞瘤。

現今已知至少有200餘種單基因決定的性狀或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易患腫瘤的傾向,這類疾病可稱為遺傳性癌前疾病。

32 染色體不穩定症候群 | 腫瘤發病的遺傳機理 32
關於「醫學遺傳學/腫瘤的遺傳易感性」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