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微生物學/登革病毒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微生物學》 >> 出血熱病毒 >> 登革病毒 |
醫學微生物學 |
|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感染引起登革熱。該病流行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特別是東南亞、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我國於1978年在廣東佛山首次發現本病,以後在海南島及廣西等地均有發現。
登革病毒屬於黃病毒科,形態結構與乙腦病毒相似,但體積較小,約17~25nm,依抗原性不同分為1、2、3、4四個血清型,同一型中不同毒株也有抗原差異。其中2型傳播最廣泛,各型病毒間抗原性有交叉,與乙腦病毒和西尼羅病毒也有部分抗原相同。病毒在蚊體內以及白紋伊蚊傳代細胞(C6/36細胞)、猴腎、地鼠腎原代和傳代細胞中能增殖,併產生明顯的細胞病變。
登革病毒經蚊(主要是埃及伊蚊)傳播。病人及隱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而叢林中的靈長類是維護病毒在自然界循環的動物宿主。
人對登革病普遍易感。潛伏期約3~8天。病毒感染人後,先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及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中複製增殖,然後經血流擴散,引起發熱、頭痛、乏力,肌肉、骨骼和關節痛,約半數伴有噁心、嘔吐、皮疹或淋巴結腫大。部分病人可於發熱2~4天後症状突然加重,發生出血和休克。臨床上根據上述症状可將登革熱分為普通型和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症候群二個類型。後者多發生於再次感染異型登革病毒後,其基本病理過程是異常的免疫反應,它涉及病毒抗原-抗體複合物、白細胞和補體系統,病情較重,病毒率高。
病人感染7天後血清中出現血凝抑制抗體,稍後出現補體結合抗體。在實驗診斷中,利用C6/36細胞分離病毒是最敏感的方法,用收穫液作抗原,進行血凝抑制試驗可迅速作出鑒定。取病人血清做中和、血凝抑制和補體結合試驗,可提供診斷的依據。近年有用ELISA捕捉法檢測lgM抗體早期診斷。目前本病尚無特異防治辦法。
參看
新疆出血熱病毒 | 腦炎病毒 |
出自A+醫學百科 「醫學微生物學/登革病毒」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5%BE%AE%E7%94%9F%E7%89%A9%E5%AD%A6/%E7%99%BB%E9%9D%A9%E7%97%85%E6%AF%92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醫學微生物學/登革病毒」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