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生物化學/肝對膽紅素的攝取、轉化及排泄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生物化學》 >> 肝膽疾病的生物化學與實驗診斷 >> 膽紅素代謝與黃疸 >> 肝對膽紅素的攝取、轉化及排泄
臨床生物化學

臨床生物化學目錄

膽紅素血液運輸到肝後,由於肝細胞具有極強的攝取膽紅素的能力,故可迅速被肝細胞攝取。肝迅速地選擇性地從血漿攝取膽紅素的能力與下述機制有關。

⒈位於血竇表面的肝細胞膜上可能有特異的載體蛋白系統,膽紅素等有機陰離子與膜上載體結合後,即從膜的外表面轉移至內表面,然後進入胞質。當白蛋白-膽紅素複合物通過肝竇壁時,膽紅素與白蛋白解離,只有膽紅素被肝細胞所攝取。

⒉肝細胞內有兩種色素受體蛋白即Y蛋白和Z蛋白Y蛋白與膽紅素親和力較高,在肝細胞中含量較大,約佔肝細胞漿蛋白的5%,是肝細胞內主要的膽紅素載體蛋白;Z蛋白是另一種膽紅素載體蛋白,對長鏈脂肪酸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可能是肝細胞內脂肪酸載體蛋白。Y蛋白與Z蛋白利用其對膽紅素的高親和力,從細胞膜上接受進入胞質的膽紅素,並將它運至內質網

肝細胞對膽紅素的轉化在滑面內質網上進行。在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催化下,膽紅素被轉化為葡萄糖醛酸膽紅素,膽紅素在肝細胞內經結合轉化後,其理化性質發生了變化,從極性很低的脂溶性的未結合膽紅素變為極性較強的水溶性結合物-葡萄糖醛酸膽紅素,從而不易透過生物膜。這樣既起到解毒作用,又有利於膽紅素從膽道排泄。在肝細胞內,膽紅素通過其丙酸基與葡萄糖醛酸結合,主要生成雙葡萄糖醛酸膽紅素。

結合膽紅素被排泄至毛細膽管的過程,有內質網、高爾基複合體溶酶體等參與,毛細膽管膜上也存在一種以載體為中介的轉運過程,這一過程必須對抗濃度梯度。當肝細胞損傷時,可由於結合型膽紅素的排泄障礙而造成肝細胞淤滯黃疸。由於肝細胞內有親和力強的膽紅素載體蛋白及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因而不斷地將膽紅素攝取、結合、轉化及排泄,保證了血漿中的膽紅素不斷地經肝細胞而被清除(圖10-2)。

32 膽紅素的來源、生成與運輸 | 膽紅素在腸管中的變化及其腸肝循環 32
關於「臨床生物化學/肝對膽紅素的攝取、轉化及排泄」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