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茶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飲食營養學》 >> 清熱飲食 >> 清熱瀉火類 >> 茶葉
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目錄

【基原】為山茶科植物茶的葉。

性味歸經】苦、甘,涼。入心、肺、胃經。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祛濕利尿,消食止瀉清心提神。

【應用】

1.霍亂後煩躁臥不安:乾薑(炮為末)6g,好茶末3g。上二味,以水一盞,先煎茶末令熟,即調乾薑末服之。(《聖濟總錄》薑茶散)

2.熱毒下痢:好茶500g(炙),搗末,濃煎一、二盞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食療本草》)

3.血痢:鹽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臘茶加醋湯沃,服之。(《聖濟總錄》)

【使用注意】失眠者忌服。

【現代研究】

茶葉中含400多種化學物質,主要有嘌呤類生物鹼,如咖啡鹼可可豆鹼等;含有鞣質、揮髮油、黃酮類化合物。試驗證明茶葉對治療放射性損傷,保護造血機能,提高白細胞數量有一定功效。可治療痢疾、急慢性胃腸炎、急性傳染性肝炎等病。

茶葉上可清頭目,中消食滯,下利二便。《隨息居飲食譜》曰:「清心神醒酒除煩,涼肝膽滌熱消痰,肅肺胃明目解渴。」適於肥胖高血壓水腫腫瘤病人飲用。

【按語】

茶樹通常種植三年以上即可采葉。以清明前後嫩葉初發時為佳,以後採摘時間愈遲品質愈次。由於加工不同可分綠茶、紅茶等。綠茶能清心神,滌熱,肅肺胃。紅茶能溫脾胃,暢中焦。

【參考文獻】

1.《隨息居飲食譜》:「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收藏不泄氣者良,色紅者,已失其清滌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飲。」

2.《本草綱目拾遺》:「雨前茶產杭之龍井者佳,蓮心第一,旗槍次之;於穀雨前撮成茗,故名。三年外陳者入藥,新者有火氣。」

參看

32 粟米 | 清熱涼血類 32
關於「中醫飲食/茶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