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刺灸/催氣、守氣、行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刺灸》 >> 毫針刺法 >> 催氣、守氣、行氣
中醫刺灸

中醫刺灸目錄

(一)催氣

催氣,是指通過各種手法,催促經氣速至的方法。《神應經》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是謂催氣"。此外,如刮動針柄、彈搖針身、沿經循攝等法,也都有催氣的作用。臨床常用的催氣法有:

1.搜氣法:如針入所定深度後,尚不得氣或氣至不明顯,可將針退至淺層,改變針刺方向,再行針刺。如仍不得氣,再向前後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覆進退搜索,以催其氣至。

2.循按法:針後氣至不暢,或得氣後瞬即消失。可用手指於針穴附近向上下、左右循按、爪攝或叩擊,以催引其氣至。

3.彈震法:"彈"是用手指彈動針柄,促其氣至,使針下沉緊:"震"是用右手半握拳狀將中指突出,敲震穴位周圍,或用手指彈震,以振動經氣促使氣至。

(二)守氣法

守氣,是指在使用候氣、催氣之法針下得氣後,患者有舒適的感覺時,醫者需採取守氣方法,守住針下經氣,以保持感應持久。《素問.寶命全形論》指出:"經氣已至,慎守勿失",《靈樞.小針解》也說:"上守機者,知守氣也。……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只有守住針下之氣,才能在此基礎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針刺對機體繼續發生作用。常用的守氣方法有:

1.推弩法:即將針尖頂住有感應的部位,推弩針柄,或用姆指向前或向後捻住針柄,不使針尖脫離經氣感應處,稍待1~3min,以保持感應時間延長。

2.搬墊法:即在針下得氣後,患者有舒適感覺時,醫者刺手將針柄搬向一方,用手指墊在針體與被針穴位之間,頂住有感覺的部位。如用拇指搬針,即用食指墊針。反之,用食指搬針,即用拇指墊針,以加大經氣感應。如配合補瀉者,用於補法時,針尖要往裡按著,搬墊的角度要小;用於瀉法時,針尖要往外提著,搬墊角度要大。

(三)行氣法

行氣,是指在針下得氣基礎上,醫者運用的特定手法,促使針刺感應向患部傳導或擴散,稱為行氣。行氣的目的在於,為了進一步激發經氣,推動經氣運行,使之"氣至病所"。《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指出:"有病道遠者,必先使氣直到病所"。說明針刺得缺後要行氣,使氣至病所,氣至前有效。施用各種促使經氣運行的針刺手法,統稱行氣法。行氣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循攝法:《金針賦》云:"循而攝之,行氣之法"。臨床常用於經氣不足,氣行緩慢的病例。施術時,用左手食、中、無名指平按在所針穴位的經絡道路上,順著經脈循行的方向,上下往來輕柔循攝,以使氣行加速,氣至病所。

2.逼針法:得氣後如氣不行或氣行不遠,可將針尖於得氣之處,壓住不動,欲使經氣向上行時,針尖略朝向上方。欲氣向下行時,針尖略朝向下方。醫者施術時,要集中精神,意氣於針,停留片刻以逼使經氣運行。《席弘賦》在用此法時指出:"逼針瀉氣便須吸,若補隨呼氣自調",說明施用行氣手法時要配合呼吸補瀉進行。

3.推氣法:得氣後,若氣行不遠時,可用拇食指將針由得氣處輕輕提起,使針尖朝向意欲行氣的方向,拇指向前均勻而有力地推捻針柄,當拇指推至指腹橫紋時,即輕輕退合,然後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覆施術,直至針下之氣至病所。此即《金針賦》中"動而進之,推氣之法"與《針經指南》中"推之則行"的行氣手法。

4.按截法:針刺得氣後,右手握住針柄,左手按壓針穴的上方,然後施以捻轉、提插等手法,可使經氣下行,反之,按壓針穴下方,可使經氣上行。《金針賦》說:"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應用此法,必須掌握好針刺方向。如在病所下方取穴針刺時,針尖應斜向上,在病所上方取穴針刺時,針尖應斜向下。此外,要充分運用押手的按截,才能達到行氣的目的。

32 針刺得氣 | 針刺手法的輕重 32
關於「中醫刺灸/催氣、守氣、行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