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刺灸/行針手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刺灸》 >> 毫針刺法 >> 行針手法
中醫刺灸

中醫刺灸目錄

毫針進針後,為了使患者產生針刺感應,或進一步調整針感的強弱,以及使針感向某一方向擴散、傳導而採取的操作方法,稱為"行針",亦稱"運針"。行針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兩類。

(一)基本手法

行針的基本手法是毫針刺法的基本動作,從古至今臨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轉法兩種。兩種基本手法臨床施術時既可單獨應用,又可配合應用。

1.提插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由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的操作謂之插,從深層向上引退至淺層的操作謂之提,如此反覆地上下呈縱向運動的行針手法,即為提插法。對於提插幅度的大小、層次的變化、頻率的快慢和操作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部位和針刺目的等而靈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時的指力要均勻一致,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3~5分為宜,頻率不宜過快,每分鐘60次左右,保持針身垂直,不改變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認為行針時提插的幅度大,頻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頻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轉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向前向後捻轉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在腧穴內反覆前後來口的旋轉行針手法,即為捻轉法。捻轉角度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時間的長短等,需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部位、針刺目的等具體情況而定。使用捻轉法時,指力要均勻,角度要適當,一般應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單向捻針,否則針身易被肌纖維等纏繞,引起局部疼痛和導致滯針而出針困難。一般認為捻轉角度大,頻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轉角度小,頻率慢,其刺激量則小。

(二)輔助手法

行針的輔助手法,是行針基本手法的補充,是為了促使針後得氣和加強針刺感應的操作手法。臨床常用的行針輔助手法有下列幾種。

1.循法:針刺不得氣時,可以用循法催氣。其法是醫者用指順著經脈的循行徑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輕柔地循按。《針灸大成》指出:"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氣血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沉緊"。說明此法能推動氣血,激發經氣,促使針後易於得氣。

2.彈法:針刺後在留針過程中,以手指輕彈針尾或針柄,使針體微微振動,以加強針感,助氣運行。《素問.離合真邪論》有"彈而努之"之法,其後《針灸問對》亦說:"如氣不行,將針輕彈之,使氣速行"。本法有催氣、行氣的作用。

3.刮法:毫針刺入一定深度後,經氣未至,以拇指食指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頻頻刮動針柄,促使得氣。《素問.離合真邪論》有"抓而下之"之法;姚止庵注云:"抓,以爪甲刮針也"。本法在針刺不得氣時用之可以激發經氣,如已得氣者可以加強針刺感應的傳導與擴散。

4.搖法:針刺入一定深度後,手持針柄,將針輕輕搖動,以行經氣。《針灸問對》有"搖以行氣"的記載。搖法有二,一是直立針身而搖,以加強得氣感應;一是臥倒針身而搖,使經氣向一定方向傳導。"

5.飛法:針後不得氣者,用右手拇食兩指執持針柄,細細捻搓數次,然後張開兩指,一搓一放,反覆數次,狀如飛鳥展翅,故稱飛。《醫學入門》載云:"以大指次指捻針,連搓三下,如手顫之狀,謂之飛"。本法的作用在於催氣、行氣,並使針刺感應增強。

6.震顫法:針刺入一定深度後,右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率的提插、捻轉手法,使針身輕微震顫。本法可促使針下得氣,增強針刺感應。

毫針行針手法以提插、捻轉為基本操作方法,並根據臨證情況,選用相應的輔助手法。如刮法、彈法,可應用於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轉的腧穴;飛法,可應用於某些肌肉豐厚部位的腧穴;搖法、震顫法,可用於較為淺表部位的腧穴。通過行針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針後氣至或加強針刺感應,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32 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 針刺得氣 32
關於「中醫刺灸/行針手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