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醫

(重定向自东医学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東醫,朝鮮、越南等國對中醫的稱謂。遠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已與朝鮮、越南等國進行醫學交流。17世紀初,朝鮮嘗有《東醫寶鑒》之著作。目前,朝鮮及越南等國亦有東醫研究機構。

目錄

東醫簡介

韓國、越南等國對中醫的稱謂。遠在一千多年前,我國醫學與韓國和越南 等國家的醫學已互相交流,西元十七世紀初,韓國出版的醫學巨著名為《 東醫寶鑒》,韓國設有專門研究機構:東醫研究所。越南設立東醫研究院 ,並出版有《東醫雜誌》。

由於受中國和西方的影響以及自身特殊的歷史發展經歷,越南的傳統醫療形成了目前的東醫、西醫、傳統醫學、現代醫學並存的格局。越南人稱中國為北,與此相對自身為南,故稱中藥為北藥,越南當地產的藥材為南藥,而西方藥為西藥。中國和越南的醫學相對於西方醫學為東,故又有東醫、西醫之分。除此之外.還有利用巫術、宗教等方式進行治療。在越南,一般家庭的治療主要使用南藥以及從藥店購買西藥;鄉村的傳統醫生主要使用南藥;而民間祖傳的東醫主要度用北藥。國家醫療機關的醫生有東醫和西醫兩種,公立醫院的東醫醫生需通過學習醫學並取得醫師執照,他們多運用前述的北藥、南藥等各種方法進行治療。在古典醫學醫院使用的藥品中,南藥和北藥佔80%~90%,西藥佔10%~20%。除此之外還有針灸按摩、體育療法等治療方法。因而,作為一名東醫醫生,不但必須具有南藥、北藥、針灸、按摩、體療等知識,還必須掌握一定的西醫知識。醫療專家也沒有明確的分科,往往是一名醫生掌握多種性質不同的治療疾術。醫院還開展多種研究、開發工作.如使用電針等新型器械。東醫醫生還從西醫的角度,通過對病人逐個進行臨床檢查,以探討各種傳統治療方法的療效。此外,還進行了有關驗證南藥的抗炎和抗菌作用的基礎及臨床試驗,例如證實了蘇木的水提取物中含有巴西蘇木素這一有效成分,其片劑可用於治療霍亂腸炎;研究了中國的陰陽論、時間論與生物節律的關係等。由此可見,越南正不斷地進行著改善傳統醫療的研究。  

東醫存在的背景

越南的古典醫學之所以能保存、發展至今,有以下的背景條件。其一是生態學條件,越南當地即產大量的質優價廉的藥用植物;二是歷史文化條件,越南的古典醫學(南藥與北藥相結合)創立於14(或15)世紀以後,有以越南文字著述的醫書,那時所確立的醫療教育與實踐一直延續至今;三是臨床條件,越南存在不同於中國又適用於植物藥治療的疾病;四是政治、經濟條件,長期的戰爭造成醫藥品嚴重不足,政府號召人民利用地方藥、地方醫生,從而使傳統醫療從政策上得到保護。雖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傳統醫療曾一度被輕視,但從80年代中期人們又逐漸恢復了對古典醫學的信賴。  

東醫的基本理論

重視陰陽之氣的平衡。同時認為人體的整體平衡也很重要,任何臟器或功能相對太強或太弱時,為了恢復人體的平衡需抑制或增強各部分的能量。此外還有包括寒熱乾濕、風、血液等與體液相關的理論以及時間論等,根據以上理論綜合進行診斷和處方。  

東醫臨床

醫生通常先根據WHO的有關方針對疾病做一個大致的診斷,然後根據古典醫學理論進行詳細診斷,這樣就可以結合患者個人的特點進行治療。脈診在東醫的傳統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南藥養生

越南的婦女一般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繁重的工作易使身體過度疲勞,因而長期以來形成了利用南藥抗疲勞的傳統保健養生方法。人們在身體不適時有種種表現,如疲勞、疼痛、感冒等。疼痛嚴重時可能有表情痛苦、呻吟甚至臥床不起等。對此人們一般囑其休息,並利用南藥給予簡單的治療或按摩。人們不僅用藥還用食物治療身體不適,例如治療失眠可生吃蓮子;增強體質可吃米孵化的鴨蛋(毛蛋)與艾製成的食品,或用山美、薑黃豬蹄共炖煮後食用等。此外,人們認為傍晚是工作一天後難得的可放鬆的時間,也是調理心身的最佳時間,在這段時間人們各自嘗試不同的養生方法。  

南藥飲劑

南藥飲劑的製作方法有抽碎取計作飲料用和前後代茶飲兩種,對一些簡單的疾病對症採取處方。如1歲左右幼兒咳嗽聖羅勒薄荷、和火油草等。成人咳嗽且用聖羅勒、薄荷,如用藥後熱未退盡加旱蓮草,實驗證明其對登革熱痔瘡有效。民間認為紫蘇屬植物有解熱作用。另外,身體有高熱時常用積雪草魚腥草搗碎飲用,積雪草和魚腥草可使體溫下降,故用於發熱出血高血壓。一般認為,魚腥草有小毒,尤其是乾燥使用。越南的藥用辭典亦記載魚腥草有小毒,認為嫩魚腥草葉宜作為生藥服用。由於越南人多用其與各種南藥配伍使用,並不會單獨大量服用魚腥草。  

蒸汽浴療法

蒸汽浴治療感冒,人患鼻傷風頭痛、高熱而致面赤等時,有不良體液滯留體內不能排出,此時使用蒸汽浴非常有效。,感冒伴有鼻塞、頭痛時,蒸汽浴療法使用的草藥有香茅(莖)、竹(葉)、香需(地上部分)、野艾(葉)、聖羅勒(地上部分)、、薄荷(地上部分)、闊苞菊(葉)、丁香羅勒(葉)、黎檬(葉)、番石榴(葉)、牛黃、曹香薊(葉)、露兜高(葉)等。其中常用的有香茅、竹葉、香蕾、野艾、聖羅勒等,其他如柚葉、薄荷等則根據各家庭、個人喜好等選用。由此可以看出,養生法並不完全是個人的事,在某種程度上有共同的文化作為其根基,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個人的獨創性。

關於「東醫」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