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骨旋轉切骨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髖骨旋轉切骨術(Salter)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髖臼角過大(傾斜度過小),不能完全覆蓋股骨頭的外側和前側,導致不穩定而脫位。髖骨旋轉切骨術是將髖骨在髖臼上水平切斷,以恥骨聯合為軸心,旋轉髖臼覆蓋股骨頭,達到穩定目的。  

目錄

適應症

1.4~5歲以內的病兒經手法複位失敗者,或不適宜於非手術療法的5~9歲病兒,均可行髖關節切開複位術。年齡大、病理改變重者需輔以其他手術。

2.髖臼、股骨頭相稱,但臼較淺,髖臼角在45°以內的病兒,可在切開複位的同時施行髖骨放置切骨術;如髖臼角大於45°,應施行髖臼成形術

3.髖臼小而淺,不能容納股骨頭,應在切開複位的同時施行髖臼加蓋術;年齡較大,股骨頭脫位已不可能切開複位,假臼平淺,關節又很不穩定者,可考慮原地假臼加蓋術,以改善功能。

4.股骨頸前傾角超過45°或頸干角在140°以上者(正常前傾角為15°,頸干角為120°~130°),應在髖關節切開複位的同時或二期手術行股骨旋轉切骨術或內收切骨術。

5.成年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的病人;男性兒少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不適宜施行骨盆旋轉切骨、髖臼成形或加蓋術者,可旅行骨盆內移切骨術(chiari手術)。

6.15歲以上的病人不宜施行以上各種手術時,對嚴重畸形、關節不穩定、負重線不佳而引起髖關節或腰背部疼痛的病人,可考慮做改善負重線和穩定性手術(如股骨轉子下切骨術或髖關節融合術等)。  

術前準備

1.術前須常規行病肢牽引,使股骨頭從髖臼的後上方回到髖臼水平,這一步驟十分重要。牽引可使攣縮的肌肉鬆弛,一方面可使手術複位容易成功,並可防止術後再脫位;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股骨頭複位後因受壓而發生軟骨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機會。年齡較小的、脫位不重的病兒可用皮牽引;年齡較大的應採用脛骨粗隆牽引。一般牽引2~3周即可使股骨頭下降到髖臼平面,經X線攝片症實後,適當減輕重量,維持股骨頭在該平面1~2周,即可施行手術。

2.若經過牽引,股骨頭下降不明顯,應檢查是否由於股內收肌或臀肌攣縮緊張所致。有此情況者應作內收肌起點切斷術或松解術,再繼續牽引病肢,達到牽引要求為止。一般來講,凡超過2~3歲者,均需切斷可松解。

3.術前病例髖關節周圍和下肢備皮3日。

4.術前要較準確地測定前傾角,髖外翻角,選定加蓋部位,髖切骨部位,然後作好股骨或髖骨切骨後旋轉角度、植骨塊大小等的手術設計。

5.備血200~600ml。  

麻醉

1.全麻。

2.基礎麻醉骶管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顯露、切開複位 同切開複位術

2.切斷髖骨 在髂前下棘部位,用骨膜剝離器骨膜下剝離髂骨內、外側面,直達坐骨大切跡前後緣,並前後相通。拉開兩側肌肉,在骨膜剝離器的保護下,從坐骨大切跡內緊貼髖骨穿過線鋸(應注意避免損傷坐骨神經臀上神經),然後朝髂前下棘盡量在水平位鋸斷髖骨 ⑵。

3.矯正髖臼方向 用兩把巾鉗夾住切骨兩側骨段,近側巾鉗固定近段髖骨,用遠側巾鉗牽引遠段髖骨,同時用骨膜剝離器插入鋸斷的骨折線裂縫內,在撬開下壓的協助下,以恥骨聯合為軸心,使遠段髖骨和髖臼旋轉向下、向前、向外側傾斜,至髖臼能完全覆蓋股骨頭,伸直、內收、外旋下肢時股骨頭不易脫出時為止。

4.取髂骨移植 在髂骨前側鑿取一塊楔形骨塊,其長度相當於髖臼上緣的髂骨前後徑,其基底厚度決定於切骨旋轉後裂隙的大小。修整後移植於髂骨裂隙內,用克氏針固定植骨塊於髖骨近、遠段間,克氏針的尾端應變成直角置於髂骨嵴外,以免滑入盆腔內,也便於以後拔除。然後,由專人保持下肢於輕度內旋、外展位,以防股骨頭脫位,根據攝X線片檢查矯正情況予以調正。

5.縫合 切除多餘關節囊後縫合,縫合髂腰肌股直肌,將劈開的髂嵴骨骺連同軟組織合攏縫合於原位。最後按層縫合。

6.外固定 術後即用雙側髖人字石膏固定病側髖關節於外展20°、輕度內旋、屈曲位,膝關節稍屈位。  

術中注意事項

1.手術關鍵在於旋轉髖骨遠段和髖臼到理想方位,而非牽引開切骨處。一定要保持楔形裂隙的內端互相接觸。如內端牽開距離,容易造成不穩,使遠切骨段退回原位而手術失敗。同樣楔形骨塊必須與楔形裂隙對應,過大同樣會造成上述不穩現象。

2.必須強調在矯正髂臼方向、植骨後攝X線片檢查,確實達到手術目的後才能縫合,以免因小失大,遭受兩次手術之苦。  

術後處理

術後6~8周拆除石膏外固定,拔除克氏鋼針,逐漸鍛煉活動。X線片症實植骨癒合後練習負重行走。

關於「髖骨旋轉切骨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