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相對數的常用指標
醫學電子書 >> 《預防醫學》 >> 計數資料分析 >> 相對數的常用指標 |
預防醫學 |
|
|
相對數是兩個有關聯事物數據之比。常用的相對數指標有構成比(constituent ratio)、率(rate)、相對比(relative ratio)等。
一、構成比
表示事物內部各個組成部分所佔的比重,通常以100為例基數,故又稱為百分比(pr/ercentage)。其公式如下:
公式(20.1)
該式可用符號表達如下:
例20.1 某患者咯血6年,臨床診斷為支氣管擴張,手術切除患病肺葉。術後三天體溫升至38℃,胸腔有積液。手術前後檢查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如表20-1。
表20-1 某患者手術前後白細胞檢驗結結果比較
觀察期間 | 白細胞計數(×109/L) | 白細胞分類(%) | |||
中性 | 淋巴 | 單核 | 嗜酸性 | ||
手術前 | 6.60 | 73 | 25 | 1 | 1 |
手術後 | 13.75 | 80 | 12 | 1 | 7 |
臨床上白細胞計數和分類構成比為常規檢查內容,用以分析病情變化。本例手術後白細胞總數從6.60×109/L上升到13.75×109/L,中性多形核也提高到80%,這都是術後感染的跡象,這裡我們可看到構成經有兩個特點:
(1)各構成部分的相對數之和為100%。
(2)某一部分所佔比重增大,其他部分會相應地減少。如該例淋巴細胞計數的絕對數在手術前後無增減(換算結果恰好均為1.65×109/L),但因後術後中性多形核和嗜酸性細胞增高,使淋巴細胞的相對值從25%降到12%。
二、率
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某種現象實際發生的例數與可能發生這種現象的總數之比,用以說明某種現象發生的頻率,故又稱為頻率指標,以100,1000,10000或100000為比例基數(K)均可,原則上以結果至少保留一位整數為宜,其計算公式為:
公式(20.2)
該式亦可用符號表達如下
式中A(+)為陽性人數,A(-)為陰性人數。
例20.2 某地健康檢查,發現40歲以上的男子有401人患高血壓,該年齡段男子受檢者3505人,試算出該地40歲以上男子高血壓患病率。
按公式20-2
某地40歲以上男子高血壓患病率=401/3503×100%=11.45%
在醫學研究和日常工作中頻率指標應用甚廣,在第24章將作詳細介紹。
三、相對比
表示有關事物指標之對比,常以百分數和倍數表示,其公式為:
相對比=甲指標/乙指標(或×100%) 公式(20.3)
或用符號表示為:A/B×K
例20.3 某醫生對9個皮毛廠11563人的癌腫情況進行了回顧性隊列調查,同時以當地一麵粉廠作對照。結果皮毛廠職工(觀察組)的癌腫粗死亡率為475.65/10萬,麵粉廠(對照組)為65.56/10萬,由此推算出相對危險度為:
結果說明接觸皮毛工人患癌腫的相對危險度比不接觸者高6倍多。
計數資料分析 | 應用相對數時的注意事項 |
關於「預防醫學/相對數的常用指標」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