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相對數(relative number),醫學統計中兩個有關聯數值的比,用以對觀察結果作分析比較。在醫學統計中往往先將觀察對象按性質分類,然後清點各類中的對象數(如臨床檢驗呈陽性和陰性反應的人數,體檢中各類疾病的人數)。由此清點所得到的數稱為事物存在或現象發生的絕對數。它反映事物或現象的實際水平,是統計分析的基本數據。由這些基本數據可導出一系列更具有實際意義的相對數。例如調查甲、乙兩地區慢性支氣管炎患病人數均為150人,這同一個絕對數隻能反映兩地區患者的實際人數相等,而不能說明兩地區患病的嚴重程度也相等,因為兩地區的總人口數不等。如果甲地區有3000人,乙地區有5000人,則甲地區患病人數為總人口的5%,乙地區為3%,這兩個相對數就能反映出甲、乙兩地區患病的嚴重程度。

在醫學統計中常用的相對數有率、構成比和相對比三種。

①率:說明某現象在一定時間內發生的頻率(頻繁程度)或強度,故也稱頻率指標或強度指標。常以百分率(%)、千分率(‰)、萬分率(1/萬)等表示。計算公式為

上例中計算的兩個相對數(5%和3%)稱為患病率,說明兩地區患病的嚴重程度。公式中乘 100%或1000‰是比例基數。用什麼作基數可按習慣用法或使得結果有整數部分,如腫瘤死亡率常用10萬分率。

②構成比:說明事物內部各組成部分所佔的比重,常以百分數表示,稱為百分比。計算公式為

一組構成比的總和應為 100%。例如某地區大學每年因各種疾病休退學生共150人,其中傳染性肝炎45人,則因患傳染性肝炎而休退的學生佔總休退人數的百分比為

③相對比:說明兩個有關指標的比,常以倍數或百分數表示。計算公式為

例如某年某地區惡性腫瘤死亡率城區為107/10萬,農村為50/10萬,則稱城區惡性腫瘤死亡率為農村的

或說城區惡性腫瘤死亡率為農村的2.14倍。此例相對比由兩個相對數算出。相對比也可由兩個絕對數或兩個平均數算出。

不同意義的相對數有不同的用處,不能相互替代。例如,在表1中第(3)欄的相對數是構成比,第(4)欄的相對數是率,它們的意義是全然不同的。第(3)欄中最高的百分比28.4%只說明三年級學生視力減退眼數在全校調查視力減退眼數中所佔的比重最大,而並不說明三年級學生視力減退最嚴重。由受檢眼數〔第(1)欄數據〕,和視力減退眼數〔第(2)欄數據〕,計算出來的視力減退率〔第(4)欄數據〕,才能說明各年級視力減退的嚴重程度。此外,表中最後一行「合計」的意義也是不同的。同一事物的各組成部分的構成比可以相加,「合計」應為 100%。視力減退率的「合計」不是由各年級視力減退率相加得出,而是由受檢眼數和視力減退眼數的「合計」兩個絕對數算出。

在對兩個率或多個率作比較時,如果率的內部構成不同,各構成部分的分率又有明顯的差異,則可能得出錯誤結論。例如在表2中,從合計的治癒率看,乙療法優於甲療法,但分別從病情的輕重的治癒率看,甲療法與乙療法是不分上下的。兩種療法合計治癒率的差異是由兩組病人的病情輕重構成有明顯差異所造成的。輕病人的治癒率高於重病人的,所以輕病人比重大的乙療法的治癒率就必然高於重病人比重大的甲療法。如果直接比較甲、乙兩療法的治癒率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正確的分析方法是將數據調整到統一的內部構成上,即進行標準化,算出標準化率。計算是建立在一個指定的標準構成基礎上,按各構成部分原有的率水平算出預期的治癒人數,最後由預期數(即理論數)的合計數計算率(表3)。因此標準化率是一個理論的率,只作比較之用。表3中標準化率均為80%,表明甲乙兩療法的治癒率相同。計算標準化率的方法稱為標準化法。標準化法多應用於死亡率、患病率、病死率、治癒率的比較。標準化法也可用於均數(見平均數)。例如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均治癒天數作比較時,也應考慮兩組病情、病型、病程等的標準化。標準化計算首先要選定一個「標準」,即標準構成。用不同的「標準」算得的標準化率是不同的。但兩個標準化率的大小高低關係是不變的,即按某標準算出甲組的標準化率比乙組的大,則按另一標準算出的,也是甲組比乙組大。因此標準化率用於比較的只是兩組或多組數據間大小、高低的相對關係,而並不反映現象的實際水平。要了解現象的實際情況仍應使用原來的標準。

關於「相對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