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帶損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韌帶損傷(injury of ligament),連接關節相鄰兩骨之間或軟骨之間的緻密纖維結締組織束或膜,由彈力纖維膠原纖維編織而成;或兩個內臟器官之間的雙層腹膜。本文所討論的韌帶僅指前者。

韌帶多位於關節周圍(囊外韌帶)或關節腔內(囊內韌帶)其走向平行,抗拉伸力強,並具有一定的彈性。位於關節囊外的韌帶或與關節囊分開,或為其局部纖維的增厚,或為肌腱附著的延續。位於關節囊內的韌帶均有滑膜包繞。韌帶的功能為加強關節,維護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並限制其超越生理範圍的活動。當遭受暴力,產生非生理性活動,韌帶被牽拉而超過其耐受力時,即會發生損傷。韌帶部分損傷而未造成關節脫位趨勢者稱為捩傷。韌帶本身完全斷裂,也可將其附著部位的骨質撕脫,從而形成潛在的關節脫位、半脫位乃至完全脫位膝關節為全身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其韌帶的構成和作用亦遠較其他關節複雜。膝關節的韌帶損傷若未得到合理治療,常可導致關節不穩定,運動失控。1970年代後,人們日益認識膝關節韌帶損傷及其不穩定的嚴重性,並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治療觀點和方法也有了很多改變和改進。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為局部腫痛壓痛或關節不穩等。疼痛、不穩定以及晚期創傷性關節炎是韌帶損傷的主要後遺症。以往多認為對運動功能要求較高的運動員等發生韌帶損傷後才需積極手術修復,其他人多可保守治療。但長期隨診的結果證明,即使非體力勞動者發生韌帶損傷後,也往往因早期未得到合理的治療而造成晚期的嚴重功能障礙。因此,人們日益趨向積極進行早期修復。強調確切診斷、早期處理、全面修復。早期處理的基礎是確切的診斷,處理的要求則是全面修復。否則任何遺留的未修復的韌帶損傷,都是一種潛在的不穩定因素,最終會導致晚期的症状。一部分損傷可行直接修復,損傷嚴重者則需以鄰近的肌腱、筋膜等組織轉移修復。最具有代表性的韌帶損傷為膝關節韌帶損傷和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目錄

膝關節韌帶損傷

臨床上十分常見。

膝關節韌帶的結構及其作用

關節內韌帶有前、後交叉韌帶。關節內側的囊外韌帶為內側副韌帶及內側關節囊韌帶,內側副韌帶最長最寬,也最緊強,呈三角形。後1/3形成後斜韌帶加強後內角。膝關節外側有外側副韌帶,在後外有弓形韌帶複合結構,加強後外角。後側有膕斜韌帶加強後關節囊。膝關節囊內中部,有兩條交叉排列的韌帶。前交叉韌帶起於脛骨髁間脛骨棘前部,向上後外止於股骨外髁窩側面凹陷部,可限制脛骨髁的前移。後交叉韌帶起於脛骨棘後部,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髁窩側面凹陷部,可限制脛骨髁的後移。由這些韌帶形成的韌帶關節囊網,構成了維持膝關節穩定的基本條件。它既限制膝關節的活動範圍,又引導膝關節依照一定的規律進行運動,這稱為制導。①限制作用:韌帶內有無髓神經纖維。運動時韌帶受到張力,感覺由神經傳入,即反射性地引起相應肌肉的收縮,以限制膝關節的活動,保持關節的穩定,稱為韌帶肌肉反射。如果肌肉控制失效,則只有韌帶的機械性限制作用。韌帶的限制作用是協同的,既與有關肌肉協同,韌帶組合之間也相互協同。②制導作用:交叉韌帶半月板,內、外側半月板之間均有韌帶纖維緊密相連,在膝關節內形成一「8」字形結構(見圖),共同維持膝關節在三個軸相的運動穩定,同時前、後交叉韌帶又相互交叉,位於關節中心,和骨性結構的解剖特點相輔相成,共同制導膝關節按照一定的方向,一定的規律運動。

膝關節的生理運動

包括伸屈和旋轉,以及有限的被動內收外展。沿橫軸的伸屈是最主要的運動,其範圍約有150°。在一般行走中,僅需要60°的活動,上、下樓約需90°,而下蹲則要求更大的屈曲。其次是沿垂直軸的旋轉,即內、外旋,範圍約為50°~70°。不僅行走中的轉彎需要旋轉,而且在伸屈的同時也伴有一定程度的旋轉。內收外展活動則只在負重情況下旋轉時才伴同出現,不能自主完成。在較劇烈的運動中,則需要膝關節完成多種更為複雜的運動,在這些運動時,主要依靠肌肉和韌帶的雙重作用維護關節的穩定。

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機理

在劇烈運動,如進行體育競賽、舞蹈、雜技等時,固然容易出現韌帶損傷,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車禍、高空跌下等意外,也會引起同類的損傷。當出現某個方位的非生理性運動時,限制膝關節向該方位運動的韌帶必然首當其衝。膝關節於屈曲位外旋外展又遭到來自外側的暴力時,主要受損的是內側關節囊韌帶和內側副韌帶,嚴重時尚可涉及前交叉韌帶和內側半月板,此為最常見的損傷方式。膝關節處於伸直、內收、內旋位,來自前側的暴力造成過伸時,常傷及外側結構及後交叉韌帶,嚴重者可造成腓總神經損傷,有時合併脛骨髁骨折。屈膝位脛骨突然遭受暴力向後或向前錯動時,則會引起後交叉韌帶或前交叉韌帶和內側副韌帶的斷裂。膝關節的韌帶損傷常見於足球、籃球、溜冰運動員、搬運工。

診斷和治療

凡是急性外傷引起膝關節一側或關節內腫脹,疼痛及活動障礙者,均應考慮到有韌帶損傷的可能。傷處有疼痛、腫脹、壓痛、關節腔可積血。但急性期局部劇烈疼痛,檢查往往不滿意,所以有時需在麻醉下進行。檢查的方法主要為側方及前後的應力試驗和一些類似的特殊檢查。交叉韌帶損傷後,膝關節除有功能障礙及血腫外,有前後不穩。前交叉韌帶斷裂者,脛骨在屈膝位可向前移位。後十字韌帶斷裂者,脛骨可向後移位。X射線照像可顯示撕脫骨折或合併的骨折,如脛骨髁骨折等。對臨床體檢不明確的病人,可在應力下投照X射線片。關節鏡檢可作為補充手段,對急性損傷後關節血腫而其他體檢無陽性所見者更有價值。

膝關節不穩定

韌帶損傷引起關節脫位趨勢者均可稱為關節不穩定,但狹義者系指因早期未得到合理治療而遺留或晚期發展形成的脫位趨勢。1968年提出旋轉不穩定的概念後,對脫位趨勢的認識即由單純前後或側方不穩定發展為直向、旋轉及混合多種不穩定。這種不穩定給病人的生活勞動造成很多困難,而且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有兩類利用周圍組織進行修復的方法:以肌腱移位,肌肉收縮為動力者稱為動力修復,其他則為靜力修復。術後即使在早期可獲得相對的穩定,但久後又往往逐漸松馳而再現不穩定。以滌綸等人工韌帶代用品修復者也未能解決較持久的穩定問題。某些生物代用品正在研製中。

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踝關節內側有脛側副韌帶(三角韌帶),十分堅強,和外踝共同阻止距骨外翻。外側有腓側副韌帶(包括腓距韌帶、腓跟韌帶),較為薄弱,不能有效地協助內踝阻止距骨內翻。踝背伸時,距骨體前部進入脛骨下端腓骨下端構成的踝穴內,不能左右擺動。足跖屈時,較小的距骨體後部進入踝穴,足部能作側向活動。因此,踝關節作跖屈活動(如下坡、在不平坦的路上行走)時可發生內翻損傷。腓側副韌帶可扭傷、斷裂或撕脫,表現為疼痛、腫脹、壓痛、皮下出血足內翻時外踝部疼痛,治療以保守為主,停止活動。韌帶斷裂者用橡皮膏條固定踝部3~4周,墊高外側鞋底;有撕脫骨折者,用短石膏靴固定。

關於「韌帶損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