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敗醬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敗醬草15克。

【功用】排膿消腫

【主治】腸癰內膿已成,身無熱,肌膚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  

古籍論

本方是治療腸癰內膿已成,或慢性反覆發作者。方中主要用以薏苡仁利濕排膿,並輔以敗醬逐瘀消腫,兼有附子溫經祛濕、散寒止痛等等。  

點評

此方是用於治療闌尾炎內膿已成,或屬於慢性反覆發作薏苡仁 者,方中藥味不多,但只要配置得當,功效也不錯。  

金匱要略卷中記載

【來源】《金匱要略》卷中。

異名附子湯(《聖濟總錄》卷一二九)、敗醬散(《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證洽準繩.瘍醫》卷二)。

【組成】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敗醬15克

【用法】上藥三味,杵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頓服

【功用】排膿消腫。

【主治】腸癰內已成膿,身無熱,肌膚甲錯,腹皮急,如腫狀,按之軟,脈數。現用於急性闌尾炎膿腫已成,或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腹部柔軟,壓痛不明顯,並見面色蒼白,脈弱陽虛證候者。

【方論】本方所治腸癰,是由素體陽虛,寒濕瘀血互結,腐敗成膿所致。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濕排膿,輕用附子扶助陽氣,以散寒濕,佐以敗醬破瘀排膿。配合成方,共奏利濕排膿,破血消腫之功。

【各家論述】

1.《金匱玉函經二注》:血積於內,然後錯甲於外,經所言也。腸癰何故亦然那?癰成於內,血泣而不流也。惟不流,氣亦滯,遂使腹皮如腫,按之仍濡。雖其患在腸胃間,究非腹有積聚也。外無熱而見數脈者,其為癰膿在里可知矣。然大腸與肺相表裡,府病而或上移於臟,正可虞也。故以保肺而下走者,使不上乘。附子辛散以逐結,敗醬苦寒以祛毒而排膿。務令膿化為水,仍從水道而出,將血病解而氣亦開,抑何神乎。

2.《金匱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腫,利腸胃為君;敗醬一名苦菜,治暴熱火瘡,排膿破血為臣;附子則假其辛熱以行郁滯之氣爾。

關於「薏苡附子敗醬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