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後神經損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脛神經坐骨神經分出後垂直下行,在窩中線下行至膕肌下緣,進入比目魚肌的深面,成為脛後神經。脛神經有運動支至腓腸肌、比目魚肌、跖肌、膕肌、脛骨後肌趾長屈肌長屈肌。下行至跟腱內踝之間,通過屈肌支持帶,分成足底內外側神經,支配足底肌肉及足底皮膚感覺。

目錄

脛後神經損傷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脛神經位於股部及小腿深部,發生損傷的機會較少。貫通傷時可傷及脛神經及其主要分支,常在內踝跟腱之間受損。

(二)發病機制

脛後神經損傷的症状

1.運動 脛神經支配小腿後部及足底肌肉,損傷後足不能跖屈和內翻,出現仰趾外翻畸形,行走時足跟離地困難,不能走快。足內肌癱瘓引起弓狀足和爪狀趾畸形。

2.感覺 感覺喪失區為小腿後外側、足外側緣、足跟及各趾的跖側和背側,故稱為拖鞋式麻痹區。

3.營養 足底常有潰瘍,足部易受外傷凍傷燙傷,常因潰瘍不能走路,嚴重影響功能。

銳物刺傷或貫通傷史,小腿及足部部分肌肉癱瘓,足呈仰趾外翻畸形,足內肌癱瘓引起的弓狀足和爪狀趾,感覺喪失是拖鞋式麻痹區。肌電圖檢查可確診。

脛後神經損傷的診斷

脛後神經損傷的檢查化驗

電生理檢查:患側脛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波幅下降,F波或H反射潛伏期延長;SEP潛伏期延長,波幅下降,波間期延長;脛神經支配肌肉肌電圖檢查多為失神電位,而健側正常。

脛後神經損傷的併發症

可出現弓狀足,爪狀趾足底潰瘍

脛後神經損傷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根據損傷情況,做神經松解、減壓或縫合術,一般效果較好。足底感覺很重要,即使有部分恢復亦有助於改進足的功能和防治潰瘍脛神經的顯露如下。

1.窩部脛神經的顯露(圖1) 俯臥體位。手術步驟如下。

(1)切口:稍呈S形,由膕窩內上方(半腱肌半膜肌處)向下,沿膕窩皮膚皺紋轉向外下,至膕窩外下方腓腸肌外側頭處,再向下(圖1A)。

(2)稍游離皮膚後向兩側牽開,於小隱靜脈匯入膕靜脈處縱行切開深筋膜,必要時結紮小隱靜脈。在切口上部沿股二頭肌與半腱肌、半膜肌之間分開,在下部沿腓腸肌內外側頭之間分開,分別向兩側牽開。腓總神經沿股二頭肌後緣下行,應妥善保護。脛神經較表淺,位於靜脈外後側。膕動脈較深,位於靜脈前內側。向外牽開膕靜脈及脛神經後,即可顯露膕動脈(圖1B)。

2.小腿部脛神經的顯露(圖2) 仰臥體位,患肢外旋位。手術步驟如下。

(1)切口:以患部為中心,沿腓腸肌內緣縱行切開,視需要可向上下延長(圖2A)。

(2)將切口前側的大隱靜脈隱神經一併向前牽開,沿腓腸肌內緣切開緻密的深筋膜。向後牽開腓腸肌,顯露深面的比目魚肌後,再沿其內緣切開。向後牽開比目魚肌與腓腸肌,顯露血管神經束。脛後動脈在內側,脛後靜脈緊貼動脈深面,脛神經在動脈外側。小心剪開血管神經鞘,分離顯露脛後神經(圖2B)。

(二)預後

槍彈傷及完全損傷恢復差,不完全損傷治療後恢復尚可。

參看

關於「脛後神經損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