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組織學名詞,在肌原纖維中,兩條相鄰Z線之間的一段肌原纖維稱為肌節,每個肌節由1/2 I帶+A帶+1/2 I帶組成的。是骨骼肌纖維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目錄

形態

橫紋肌的肌原纖維反覆重疊的單位。是鄰接的Z膜中間,按Z膜-I帶-A帶-I帶-Z膜的順序構成的。肌(原纖維)節的長度,收縮時可變短,脊椎動物靜止時一般約為2―3微米。蟹螯中的肌肉,肌(原纖維)節的長度為10―15微米。  

結構

肌節由粗、細肌絲組成。粗肌絲主要由肌凝蛋白構成。機凝蛋白分子可分球頭部和桿狀部。桿狀部聚合成粗肌絲的主幹,球頭部伸出粗肌絲的表面。形成橫橋。細肌絲則由肌纖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鈣蛋白組成。  

功能

橫橋在肌肉收縮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它具有 ATP酶的性質,並有兩個結合位點,一個與ATP的結合位點,另一個與細肌絲上肌纖蛋白的結合位點。細肌絲中肌纖蛋白上排列著許多與橫橋結合的位點。在肌肉舒張時,原肌凝蛋白的位置正好在肌纖蛋白與橫橋之間,掩蓋了肌纖蛋白上與橫橋結合點,阻止橫橋與肌凝蛋白的結合。  

機理

肌絲滑行過程

肌細胞興奮而使胞漿內Ca2+增加時,Ca2+便與細絲上的肌鈣蛋白結合,使其構型發生變化,從而牽拉原肌凝蛋白滾動移位,將其掩蓋的結合位點暴露出來。橫橋立即與肌纖蛋白結合形成肌纖凝蛋白,同時橫橋上的 ATP酶獲得活性,加速ATP分解釋放能量,使橫橋發生扭動,牽拉細肌絲向粗肌絲內滑行,肌節縮短,出現肌肉收縮。

當胞漿內Ca2+濃度下降時,肌鈣蛋白與Ca2+脫離,恢復靜息構型,原肌凝蛋白又回到原位而把結合位點重又覆蓋起來,橫橋不能接觸細肌絲,便使肌肉進入舒張過程。

關於「肌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