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腺垂體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組織學》 >> 內分泌系統 >> 垂體 >> 腺垂體
組織學

組織學目錄

1.遠側部 遠側部(pars distalis)的腺細胞排列成團索狀,少數圍成小濾泡細胞間具有豐富的竇狀毛細血管和少量結締組織。在HE染色切片中,依據腺細胞著色的差異,可將其分為嗜色細胞和嫌色細胞兩大類。嗜色細胞(chromophil cell)又分為嗜酸性細胞嗜鹼性細胞兩種(圖11-10)。應用電鏡免疫細胞化學技術,可觀察到各種腺細胞均具有分泌蛋白激素細胞的結構特點,而各類腺細胞胞質內顆粒的形態結構、數量及所含激素的性質存在差異,可以此區分各種分泌不同激素的細胞,並以所分泌的激素來命名。

(1)嗜酸性細胞:數量較多,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4~19mμ胞質內含嗜酸性顆粒,一般較嗜鹼性細胞的顆粒大(圖11-10)。嗜酸性細胞分兩種:①生長激素細胞,(somatotroph,STh cell)數量較多,電鏡下見胞質內含大量電子密度高的分泌顆粒,直徑350-~400nm(圖11-11)。此細胞合成和釋放的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 ,GH;或somatotropin)能促進體內多種代謝過程,尤能刺激骺軟骨生長,使骨增長。在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可致垂體侏儒症,分泌過多引起巨人症,成人則發生肢端肥大症。②催乳激素細胞(mammotroph,prolactin cell),男女兩性的垂體均有此種細胞,但在女性較多。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胞質內分泌顆粒的直徑小於200nm;而在妊娠哺乳期,分泌顆粒的直徑可增大至600nm 以上,顆粒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圖11-11),細胞數量也增多並增大。此細胞分泌的催乳激素(mammotropin或prolactin)能促進乳腺發育和乳汁分泌。

(2)嗜鹼性細胞:數量較嗜酸性細胞少,呈橢圓形或多邊形,直徑15~25μm,胞質內含嗜鹼性顆粒(圖11-10)。顆粒內含糖蛋白類激素,PAS反應呈陽性,嗜鹼性細胞分種:①促甲狀腺激素細胞(thyrotroph,TSh cell),呈多角形,顆粒較小,直徑100~150nm(圖11-11),分布在胞質邊緣。此細胞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hyrotropin或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釋放。②促性腺激素細胞(gonadotroph),細胞大,呈圓形或橢圓形,胞質內顆粒大小中等,直徑250~400nm(圖11-11)。該細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應用電鏡免疫細胞化學技術,發現上述兩種激素共同存在於同一細胞的分泌顆粒內。卵泡刺激素在女性促進卵泡的發育,在男性則刺激生精小管支持細胞合成雄激素結合蛋白,以促進精子的發生。黃體生成素在女性促進排卵黃體形成,在男性則刺激睾丸間質細胞分泌雄激素,故又稱間質細胞刺激素(interstitial cell stimulatinghormone ,ICSH)③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corticotroph,ACTh cell),呈多角形,胞質內的分泌顆粒大,直徑400~550nm(圖11-11)。此細胞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和促脂素(lipotropin或lipotrophic hormone,LPH)。前者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後者作用於脂肪細胞,使其產生脂肪酸。

腺垂體遠側部及中間部


圖11-10腺垂體遠側部及中間部

(3)嫌色細胞(chromophobe cell):細胞數量多,體積小,呈圓形或多角形,胞質少,著色淺,細胞界限不清楚(圖11-10)。電鏡下,部分嫌色細胞胞質內含少量分泌顆粒,因此認為這些細胞可能是脫顆粒的嗜色細胞,或是處於形成嗜色細胞的初期階段。其餘大多數嫌色細胞具有長的分支突起(圖11-11),突起伸入腺細胞之間起支持作用。

大鼠腺垂體遠側部腺細胞 電鏡像


圖11-11 大鼠腺垂體遠側部腺細胞 電鏡像×5000

S生長激素細胞,M催乳激素細胞 T促甲狀腺激素細胞,

G促性腺激素細胞 A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C嫌色細胞

2.中間部 人的中間部(pars intermedia)只佔垂體的2%左右,是一個退化的部位,由嫌色細胞和嗜鹼性細胞組成,這些細胞的功能尚不清楚。另外,還有一些由立方上皮細胞圍成的大小不等的濾泡,泡腔內含有膠質(圖11-10)。魚類和兩棲類中間部分能分泌黑素細胞刺激素(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MSH),係吲哚胺類物質,可使皮膚黑素細胞的黑素顆粒向突起內擴散,體色變黑。

3.結節 結節部(pars teberalis)包圍著神經垂體的漏斗,在漏斗的前方較厚,後方較薄或缺如。此部含有很豐富的縱形毛細血管,腺細胞呈索狀縱向排列於血管之間,細胞較小,主要是嫌色細胞,其間有少數嗜酸性和嗜鹼性細胞。此處的嗜鹼性細胞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

4.腺垂體的血管分布腺垂體主要由大腦基底動脈發出的垂體上動脈供應。垂體上動脈從結節部上端進入神經垂體的漏斗,在該處形成袢樣的竇狀毛細血管網,稱第一級毛細血管網。這些毛細血管網下行到結節部彙集形成數條垂體門微靜脈,它們下行進入遠側部,再度形成竇狀毛細血管網,稱第二級毛細血管網。垂體門微靜脈及其兩端的毛細血管網共同構成垂體門脈系統(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遠側部的毛細血管最後彙集成小靜脈注入垂體周圍的靜脈竇(圖11-12)。這是30年代確立的經典垂體血流模式「自上而下」的概念,闡明了下丘腦控制垂體功能的基本機制。此後又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和研究,對垂體的血流模式提出了新見解,認為遠側部的血液可輸入神經垂體的漏斗,然後經毛細血管迴流入下丘腦;也可流入神經部,再逆向流入漏斗,然後再循環到遠側部或下丘腦,構成整個垂體血流在垂體內的循環流動。

5.下丘腦與腺垂體的關係下丘腦神前區和結節區(弓狀核等)的一些神經元具有內分泌功能,稱為神經內分泌細胞,細胞的軸突伸至垂體漏斗。細胞合成的多種激素經軸突釋放入漏斗處的第一級毛細血管網內,繼而經垂體門微靜脈輸至遠側部的第二級毛細血管網。這些激素分別調節遠側部各種腺細胞的分泌活動(圖11-12)。其中對腺細胞分泌起促進作用的激素,稱釋放激素(releasing hormone,RH)。對腺細胞起抑制作用起抑制作用的激素,則稱為釋放抑制激素(release inhibiting hormone,RIH)目前已知的釋放激素有: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RH)、催乳激素釋放激素(PRH)、促甲狀腺激素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及黑素細胞刺激素釋放激素(MSRH)等。釋放抑制激素有: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或稱生長抑素,SOM)、催乳激素釋放抑制激素(PIH)和黑素細胞刺激素釋放抑制激素(MSIH)等。由此可見,下丘腦通過所產生的釋放激素和釋放抑制激素,經垂體門脈系統,調節腺垂體內各種細胞的分泌活動;因而,將此稱為下丘腦腺垂體系。反之,腺垂體產生的各種激素又可通過垂體血液環流,到達下丘腦,反饋影響其功能活動。

垂體的血管分布及其與下丘腦的關係


圖11-12 垂體的血管分布及其與下丘腦的關係

6.腺垂體的神經支配傳統認為,垂體前葉僅有少量自主神經纖維,支配前葉內血管的舒縮;而腺細胞的分泌活動則主要受下丘腦各種激素的調節,並無神經的直接支配。近幾年來,國外學者(Friedman 和Payette)分別在大鼠、小鼠及蝙蝠垂體前葉發現5-羥色胺神經纖維;我國學者(鞠躬等)採用光鏡及電鏡免疫組織化學技術,也發現人、猴、狗、大鼠垂體前葉均有肽能神經纖維分布,纖維內含的肽類有P物質(SP)、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甘丙肽(GAL)、生長抑素(SOM)等,並發現含SP的神經纖維與各類腺細胞直接接觸,電鏡下發現,含SP和CGRP纖維與生長激素細胞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形成典型的突觸(圖11-13)。

大鼠腺垂體遠側部免疫電鏡像


圖11-13 大鼠腺垂體遠側部免疫電鏡像 ×60000

示P物質神經末梢(SP)與促腎上腺皮質細胞(A)形成突觸(↑)

第四軍醫大學鞠躬教授供圖)

前葉內肽能神經纖維的起源還不清楚,究竟是來自下丘腦或周圍神經系統,還是兩者兼有,尚未確定。前葉內肽能神經纖維的發現及其功能的研究,有可能修正目前對垂體前葉分泌功能調節的認識,即前葉腺細胞除接受體液調節外,還可能直接受神經的支配。

參看

32 垂體 | 神經垂體及其與下丘腦的關係 32
關於「組織學/腺垂體」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