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腎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組織學》 >> 泌尿系統 >> >> 腎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組織學

組織學目錄

1.腎的血管腎脈直接由腹主動脈分出,經腎門入腎後分為數支葉間動脈,在腎柱內上行至皮質髓質交界處,橫行分支為弓形動脈。弓形動脈分出若干小葉間動脈,呈放射狀走行於皮質迷路內(圖15-14)。直達被膜下形成毛細血管網。小葉間動脈沿途向兩側分出許多進球微動脈進入腎小體,形成血管球。再匯合成出球微動脈。淺表腎單位的出球微動脈離開腎小體後,又分支形成球後毛細血管網,分布在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網依次匯合成小葉間靜脈,弓形靜脈葉間靜脈,它們與相應動脈伴行,最後形成腎靜脈出腎。髓旁腎單位的出球微動脈不僅形成球後毛細血管網,而且還發出若干直小動脈直行降入髓質,而後在髓質的不同深度,又返折直行上升為直小靜脈,構成「U」形直血管袢,與腎單位袢伴行(圖15-14),故血管袢與腎單位袢的功能關係密切(表15-2)。

腎血液循環模式圖


15-14 腎血液循環模式圖

表15-2 腎的血循環

腎的血循環


腎血液循環與腎的泌尿功能密切相關,其特點是①腎動脈直接起於腹主動脈,短而粗,血流量大,約佔心輸出量的1/4,即每4~5分鐘人體內的血液全部流經腎內而被濾過。②腎小體血管球的毛細血管兩端皆為微動脈,進球微動脈管徑比出球微動脈粗,使血管球內血流量大,血壓高,有利於濾過。出球微動脈的平滑肌收縮可主動調節血管球內的血壓。③腎內血管通路中出現兩次毛細血管,即血管球毛細血管和球後毛細血管網,由於血流經血管球時大量水份被濾出,因此分布在腎小管周圍的球後毛細血管內血液的膠體滲透壓甚高,有利於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的物質進入血流。④髓質內直小血管袢與髓袢伴行,有利於腎小管和集合小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濃縮。⑤腎內不同區域的血流不同,皮質血流量大,流速快,髓質血流量小,僅占腎血流量的10%,流速亦慢。在急性腎功能衰竭時常由於小葉間動脈發生痙攣收縮,致使皮質淺部供血減少甚至中斷,大量血液流經髓質直小血管袢短路循環,致使淺表腎單位的腎小體濾過功能嚴重低下,甚致缺血性壞死,患者出現少尿,甚至無尿等急性腎功能衰竭症状

2.腎的淋巴管神經腎有兩組淋巴叢,即腎內淋巴叢和被膜淋巴叢。腎內的毛細淋巴管分布在腎小體和腎小管周圍,沿血管逐級匯成小葉間、弓形和葉間淋巴管,經腎門淋巴管出腎。被膜內的毛細淋巴管,匯合而成淋巴管,或與腎內淋巴叢吻合,或匯入鄰近器官的淋巴管。

腎的神經來自腎叢,包括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神經纖維伴隨腎脈入腎,分布於腎血管、腎間質和球旁複合體

32 腎間質 | 腎的其他功能 32
關於「組織學/腎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