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骨骨幹結核
A+醫學百科 >> 短骨骨幹結核 |
手足短骨骨幹結核較為常見。病人多為10歲以下兒童,成年人和老年人少見,病變也常多發。
目錄 |
短骨骨幹結核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二)發病機制
短骨骨幹結核一般多以增生為主,而溶骨性破壞改變則相對較少。此時主要表現為骨皮質膨脹、變薄,髓腔多呈擴大狀,且死骨形成較多,易侵及關節。當膿腫破潰形成竇道時,則易繼發混合感染而使病理改變同時具有化膿性骨髓炎的特點。本病在手上以第1、2、3掌骨和指骨發病率較高,而在足部則以第1跖骨及趾骨為多發。
短骨骨幹結核的症状
本病發病早期,局部症状多較輕微;隨著病程進展,病骨周圍組織逐漸腫脹,並出現疼痛及壓痛。當侵及關節時,則關節可有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並可形成竇道。
根據病史、臨床所見及X線片特點等,本病的診斷多無困難。
短骨骨幹結核的診斷
短骨骨幹結核的檢查化驗
X線平片表現為骨膜增生及新骨形成,同時髓腔逐漸擴大,骨皮質膨脹變薄,可有死骨形成。但在老年患者新生骨多不明顯,有時可出現病理性骨折。一般勿需行CT及MRI檢查。
短骨骨幹結核的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以下疾患進行鑒別。
1.化膿性骨髓炎 多有明確的外傷史或軟組織感染史,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且多較明顯;呈急性炎症特徵。
2.痛風 本病臨床並非少見,且有發作性疼痛。在發作期,局部皮膚呈紅腫狀,X線片示在短管狀骨的骨端有蟲蝕樣溶骨性破壞,但無骨膜反應。化驗檢查血尿酸高於50mg/L。
3.跖骨頭壞死症 臨床上多見於20歲左右的女性青年,以第2跖趾關節腫痛為主要症状。X線片上顯示第2跖骨緻密及扁平,且有增生現象。
4.內生軟骨瘤 局部軟組織無炎性症状。X線片雖示有溶骨性破壞,但無骨膜反應,且瘤內有鈣化點。
5.疲勞骨折 主要見於長途行軍或步行之後,無軟組織腫脹征,多見於軍人及野外作業者。X線平片顯示第二跖骨頸部局限性骨膜增生及骨折線。
6.纖維異樣增殖症 臨床上偶可發現,主要表現為軟組織腫脹,X線片見病骨髓腔變大及骨皮質變薄。
短骨骨幹結核的併發症
短骨骨幹結核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手足短骨骨幹結核較為常見。病人多為10歲以下兒童,成年人和老年人少見,病變也常多發。本病發病早期,局部症状多較輕微;隨著病程進展,病骨周圍組織逐漸腫脹,並出現疼痛及壓痛。當侵及關節時,則關節可有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並可形成竇道。根據病史、臨床所見及X線片特點等,本病的診斷多無困難。
短骨骨幹結核的中醫治療
治療初應以補肝腎,溫經化痰為主,可用陽和湯、小金丹之類;中期則宜扶正托毒;後期瘡潰膿成,難以收口,當重扶正。氣血虧損者,用人蔘養榮湯;陰虛火旺者,用大補陰丸之類。若竇道形成,應配合外用七仙條或千金散粘附藥線插入管內。
煙絲60克,檳榔60克(以上共炒焦研末),牡蠣(煅研)、白芷各30克,共研和,以薑汁加麵粉少許調如糊狀,敷於患處,每日更換1次。
方用陽和東加減:淨麻黃6克,大熟地12克,鹿角粉3克(分吞),生狗脊15克,補骨脂12克,白芥子9克,姜半夏9克,川桂枝9克,杭白芍6克,生甘草4.5克。
短骨骨幹結核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1.非手術療法 早期可選擇非手術療法,包括異煙肼口服及100mg局部注射(每周1次,連續3個月)。患肢可用石膏托固定1~3個月,多能治癒。
2.手術療法 當非手術療法無效或局部膿腫明顯、已有死骨形成時,可在骨表面或深部刮除病灶及死骨。術中操作應小心,切勿傷及肌腱、血管與神經。術後用石膏托固定3~6周,繼續用抗結核藥物半年至1年。
(二)預後
經治癒後,一般預後良好。
短骨骨幹結核吃什麼好?
飲食:術後禁食,排氣後可進清淡半流食,如小米粥、面片湯、蛋羹,第二天可進餃子、混沌、包子、雞湯、魚等,術後一周左右可進普食,多食含蛋白質維生素多的食品(飲食可隨意,不忌口)。應忌食刺激性食物及辛燥生痰之食物。
參看
關於「短骨骨幹結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