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吸收不良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消化系統疾病 >> 胃腸疾病 >> 吸收不良症候群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吸收不良症候群(malabsorption syndrome)系指廣義的各種營養成分通過小腸粘膜吸收發生障礙,可概分為原發性繼發性二類。

1.原發性吸收不良症候群: 又稱為原發性腹瀉(primary sprue),屬於此類者有脂肪痢(celiac sprue)及熱帶性腹瀉(tropical sprue)二種。脂肪痢發生在幼兒者稱小兒脂痢病(celiac disease),發生在成人則稱為特發性脂痢(idiopathic steatorrhea)。患者消瘦營養不良,腹瀉,呈脂肪便。本病病因可能與 遺傳有關的代謝異常免疫因素有關。據報導約有80%本病患者帶有人白細胞抗原HLA-B8、HLA-DW3。人食穀物後其麩質中所含的麥膠蛋白肽 (gliadin peptides)在腸中水解時需要有關的肽酶,如患者腸粘膜上皮缺少此酶,則未被水解的麥膠蛋白刺激腸粘膜引起本病。也有認為本病是麩質過敏性腸病 (gluten sensitive enteropathy),過敏原是麥膠蛋白。將麥膠蛋白加到體外培養的空腸粘膜上,可見引起組織內T細胞增生。本病患者空腸粘膜上皮的絨毛微絨毛呈明 顯萎縮,粘膜表面扁平。粘膜固有層顯慢性炎性改變,有淋巴細胞漿細胞,有時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如患者飲食不含麩質類食物,則上述腸粘膜病變可以恢復。

熱帶性腹瀉的臨床表現病理改變均與成人脂痢相同,只是病變較輕,服葉酸製劑可治癒。

2.繼發性吸收不良症候群本病較原發性者多見。多見於胃腸手術後,腸的炎症腫瘤疾患,膽道及胰腺疾病等時。患者顯全身症状,出現消瘦、貧血等營養不良症状,脂肪吸收障礙明顯,患者腹瀉,便中出現脂肪及蛋白質

參看

32 缺血性腸病 | Whipple病 32
關於「病理學/吸收不良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