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血細胞的破壞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生理學》 >> 血液 >> 血細胞及其功能 >> 血細胞的破壞
生理學

生理學目錄

血細胞常因衰老而被破壞,但也可因意外和各種病理原因而被破壞。破壞的方式各種血細胞不盡相同,這與各種細胞功能不同有關。

(一)紅細胞的破壞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為120天。在這期間,平均每個紅細胞血管內循環流動約27km,在「旅途」中常常需要擠過去比它小的毛細血管及孔隙,因而不得不變形。當紅細胞逐漸衰老時,細胞變形能力減退而脆性增加,在血流湍急處可因機械衝擊而破損,在通過微小孔隙時也發生困難,因而特別容易停滯在骨髓中被巨噬細胞所吞噬。事實上,任何組織都能使紅細胞解體,這可從皮下出血的青紫塊都會逐漸消失的事實證明。

紅細胞在血管內破損而發生溶血,所釋出的血紅蛋白立即與一種血漿a2-球蛋白觸珠蛋白結合;但溶血嚴重達到每100m1血漿有100mg血紅蛋白時,血漿中的觸珠蛋白已不夠用,未能與觸珠蛋白結合的血紅蛋白將經腎從尿中排出。與觸珠蛋白結合的血紅蛋白雖不致被排出,但將被肝攝取,脫鐵血紅素轉變為膽色素,鐵則以鐵黃素的形式沉著於肝細胞內。在脾內被吞蝕的衰老紅細胞,經消化後,鐵可再利用,而脫鐵血紅素也轉變為膽色素,運送到肝處理。

(二)血小板的破壞

血小板進入血液後,只在開始兩天具有生理功能,但平均壽命可有7-14天。

在生理止血活動中,血小板聚集後本身將解體並釋出全部活性物質;它也可能融入血管內皮細胞。這樣看來,血小板除衰老破壞外,還可能在發揮其生理功能時被消耗。但是用51Cr32P標記血小板觀察其破壞的情況,發現血小板的破壞也隨血小板的「日齡」而增多,即主要是衰老爾後被破壞。曾經對一些接受了抗凝處理的人進行觀察,發現這時血凝過程雖被阻止,但血小板的壽命也不延長。這些事實,傾向於說明了平時的血管內凝血並不強(也可能這種凝血程度很小),不致影響全部血小板的平均壽命。衰老的血小板是在脾、肝和肺組織中被吞噬的。

白細胞的壽命較難準確判斷。因為,粒細胞單核細胞主要是在組織中發揮作用的;淋巴細胞則往返循環於血液-組織液-淋巴之間,而且尚可增殖分化。一般來說,中性粒細胞在循環血液中停留8小時左右即進入組織,一般三、四天後將衰老死亡;若有細菌入侵,粒細胞在吞噬活動中可釋出溶酶體酶過多而發生「自我溶解」,與破壞的細菌和組織片共同構成膿。

32 血小板生理 |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 32
關於「生理學/血細胞的破壞」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