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膜的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
醫學電子書 >> 《生理學》 >> 細胞的基本功能 >> 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和物質轉運功能 >> 膜的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 |
生理學 |
|
|
從低等生物草履蟲以至高等哺乳動物的各種細胞,都具有類似的細胞膜結構。在電鏡下可分為三層,即在膜的靠內外兩側各有一條厚約2.5nm的電子緻密帶,中間夾有一條厚2.5nm的透明帶,總厚度約7.0~7.5nm左右這種結構不僅見於各種細胞的細胞膜,亦見於各種細胞器的膜性結構,如粒線體膜、內質網膜、溶酶體膜等,因而它被認為是一種細胞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結構形式。
各種膜性結構主要由脂質、蛋白質和糖類等物質組成;儘管不同來源的膜中各種物質的比例和組成有所不同,但一般是以蛋白質和脂質為主,糖類只佔極少量。如以重量計算,膜中蛋白質約為脂質的1~4倍不等,但蛋白質的分子量比脂質大得多,故膜中脂質的分子數反較蛋白質分子數多得多,至少也超過蛋白質分子數100倍以上。
各種物質分子在膜中的排列形式和存在,是決定膜的基本生物學特性的關鍵因素。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各種物質特別是生物大分子在各種生物結構中的特殊有序排列,是各種生命現象得以實現的基礎。儘管目前還沒有一種能夠直接觀察膜的分子結構的較方便的技術和方法,但根據對生物膜以及一些人工模擬膜特性的分析研究,從30年代以來就提出了各種有關膜的分子結構的假說,其中得到較多實驗事實支持而目前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則70年代初期(Singer和Nicholson,1972)提出的液態鑲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這一假想模型的基本內容是:膜的共同結構特點是以液態的脂質雙分子層為基架,其中鑲嵌著具有不同分子結構、因而也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質,後者主要以а-螺旋或球形蛋白質的形式存在(圖2-1)
圖2-1 膜的液態鑲嵌式模型
膜外側蛋白質和脂質分子上可能存在的糖鏈未畫出
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和物質轉運功能 | 脂質雙分子層 |
出自A+醫學百科 「生理學/膜的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4%9F%E7%90%86%E5%AD%A6/%E8%86%9C%E7%9A%84%E5%8C%96%E5%AD%A6%E7%BB%84%E6%88%90%E5%92%8C%E5%88%86%E5%AD%90%E7%BB%93%E6%9E%84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生理學/膜的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