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與健康
A+醫學百科 >> 生活方式與健康 |
生活方式與健康(life style and health),生活方式是為滿足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進行的全部活動的總體模式和基本特徵。人除了物質、文化的消費生活以外,還有勞動生活、政治生活和其他精神生活活動。
生活方式的內容可以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個方面,但兩者往往互相滲透,不能簡單地割裂開來。
生活方式的分類隨著社會學研究的發展而日趨繁複,但其總的趨向是以不同主體(如婦女、青年、老年)的特徵來區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處於不同社會環境下的人的生活方式各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主要分支有:勞動生活方式(職業生活方式)、消費生活方式、閒暇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同主體的生活方式。
人的個體和群體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健康有關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德弗把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與環境因素、人類生物學因素、保健服務制度因素一起,列為影響健康的四大因素。又把影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具體分為消費類型、有害於健康的業餘活動以及職業性危害三個方面。
根據生活方式的主要內容,結合德弗對影響健康的因素的生活方式的分類,把幾個主要問題概述如下:
目錄 |
吸煙
見吸煙與健康。
酗酒
飲酒與社會風俗、習慣和態度有關。過度飲酒成了世界性的衛生難題。酗酒對於健康的影響分急性和慢性兩類〔見酒精中毒(急性)和酒精中毒(慢性)〕。
膳食模式
隨著人類文明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何建立良好的膳食模式,已成為當前合理安排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問題。
為了攝入比例適當的各種營養素,需要進食多種多樣的食物。膳食的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都有損健康。為了預防肥胖,預防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開發國家紛紛修改了沿襲很久的西方膳食模式,攝入食品有了很大變化。實踐證明,膳食模式的變化在預防疾病方面已收到明顯效果。
自我保健
指為保持健康,糾正不良習慣,及在患病時能自我照顧而採取的綜合行為。它的特點是告訴人們「多靠自己,少依賴醫生」,自己負起責任來改進個人衛生習慣、個人生活方式和個人生活環境,從身心和情緒方面進行調整,考慮和決策個人的健康以及醫療保健問題。
如何對待保健問題一般存在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對醫學和醫生、醫療機構過分依賴,把健康的責任完全交給醫療機構和醫生,個人在健康問題上無所作為;另一種是把生命交給自己,認為健康是個人的責任,個人或他人完全有能力來處理一些小傷小病。長期以來持第一種觀點的是大多數,然而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個人預防保健在提高生活質量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步加深了認識。目前醫療保健正在由「依賴型」向「自助型」的方向發展,自助型的核心就是培養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個人新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自我保健內容十分豐富,現就情緒調節、個人衛生、規律生活、體質鍛煉、性行為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①情緒調節。人們應該有愉快的心理環境,任何過分的心理活動都將導致不良後果。克服不良情緒是自我保健的主要內容。不良情緒主要是指壓抑情緒和緊張情緒。壓抑與許多疾病,如高血壓、腫瘤、精神病等密切相關。許多社會事件如升學、失業、提升等可引起壓抑的心理體驗。需要進行自我素養方面的鍛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放下包袱,自我淡化和鬆弛,正視現實中的問題,盡量進行情緒的自我控制,培養樂觀的性格。
緊張或心理壓力來自社會,如生活節奏加快,科技高度發展,知識更新快,競爭加劇,人際關係複雜等,可造成生理上的緊張和心理上的緊張。生理緊張可以睡眠和休息的方式消除,而心理緊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理的調攝。緊張情緒有積極的一面,能使心身更好地動員,提高學習工作效率,但長時期的過度緊張(甚至已發展成高度的焦慮),對人的作用是消極的。
此外,日常在對待健康問題上往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一種是有了疾病過於緊張,甚至悲觀失望,這與依賴型的態度有關,完全忽視個人防禦機能;另一種是諱疾忌醫,儘管缺乏自助的辦法亦不願求醫生幫助,甚至怕別人知道自己有病,以上兩種態度均不是自我保健的行為。
②個人衛生習慣。講究個人衛生是人的生存、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一個國家經濟、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的標誌之一,對個人來說也是文化修養高低的一種表現。個人衛生包括範圍很廣,涉及身心兩方面,如防病、清潔、營養、休息、睡眠、體育運動、居住、性生活、呼吸新鮮空氣、享受充足陽光、飲用清潔的水以及心理衛生等。講究個人衛生要有科學理論作指導,以實踐作基礎。
講究個人衛生要從嬰兒抓起,剛出生就開始各項衛生習慣的培養,如洗澡、飲食、睡眠、大便訓練等,使個人衛生成為生活的需要。以後隨年齡增大,逐步形成講究飲食衛生、口腔衛生等衛生習慣。總之,要充分利用兒童神經系統可塑性大,容易形成動力定型的良好時機,進行各種個人衛生習慣的培養,為終生養成文明衛生習慣打下堅實基礎。
③規律的生活作息。人體的生理功能(包括大腦功能)本身是有規律的。當身體內部和外部的條件刺激,按著一定的順序不變地重複多次以後,大腦皮質上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關係就固定下來,條件反應的出現也愈來愈恆定和精確,這時,時間就是條件刺激,前一種活動可以成為後續活動的信號,從而形成一個連鎖式的自動連接過程。如晨起梳洗、鍛煉、早餐……形成運力定型後不用思考就可自動化地進行,這樣學習時注意力集中,工作時精力充沛,進餐時很快消化,睡眠時很快入睡,該醒時自動醒來,神經細胞能以最經濟的消耗而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如果生活無一定規律,睡眠不足,飲食無定時,工作負擔過重,長期處於身心緊張狀態,則機體的適應能力可受破壞,引起功能失調,甚至引起某些應激性的反應和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某些心腦疾患等)。規律的生活除學習工作之外,主要包括定時睡眠、按時進餐、業餘娛樂活動的時間安排等。尤其是睡眠習慣是規律生活的最重要方面,在自我保健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④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要有醫務監督,要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而選擇不同的內容(見體育運動衛生)。
⑤性行為。不同年齡的男女有不同的性行為模式。青少年的性行為研究由於方法學上的困難,尚缺乏全面的資料,但現有的一些研究指出,有2/3的青少年有手淫的習慣,手淫雖不是一個成問題的行為,也不會導致性功能障礙,但個別人過度的手淫也會有不良的身心反應。目前已開發國家性活動年齡有不斷提前的趨勢,西方國家的少女妊娠已成一個突出問題。少女妊娠產生了醫學和社會經濟上的種種問題,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性濫交還可致性傳播性疾病。
老年人的性觀念、性興趣和性能力方面存在的個體差異極大,國外研究發現61~71歲的男性中有75%以上性活動頻次是每月一次或一次以上,而女性在該年齡組段有61~73%沒有性生活。男女性活動頻度的總趨勢是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下降。
職業生活方式
是生活方式整個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生活方式的基礎,也是生活方式的基本內容。因為人要維持生命活動,必然要進行謀取生活資料的勞動。
職業生活方式制約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時間結構、空間結構,決定著社會交往活動的方式,還直接決定人的生活特點和生活習慣,甚至一個人的服飾、儀容、舉止談吐……無一不受職業生活的影響。
職業方式就大的方面說可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兩大類。體力勞動又有中強度作業、大強度作業和特大強度作業之分。腦力勞動如科學研究、工藝設計、技術更新、教學活動(包括學習)、文藝創作、科學管理工作等都需要緊張的腦力負荷。
科學用腦主要掌握以下幾點:①勞逸結合。工作1~2小時後,要休息10~15分鐘。休息方式以活動性休息為佳,動靜結合。②作業輪換。要注意不同性質的課業和工作內容的經常交換。③充足的睡眠。
體力勞動時要注意合理運用體力,改進操作方法。嚴格實行8小時工作制,儘可能控制加班加點。已開發國家由於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且勞動天數和日勞動時間已經縮短,我國隨著經濟發展和勞動生產力提高,工作日也將會縮短。勞動的組織要有利於機體的適應性,減輕疲勞感,提高出勤率和降低不安全事故的發生。要考慮工間暫歇、工間休息的長短次序安排,凡勞動強度越大,生產環境條件越差(如高溫、強熱輻射)時,需要休息時間也越長,休息次數也越多。體力強度不大但神經精神或運動器官特別緊張的作業,即以多次短時的休息為好。休息方式按勞動強度、性質而考慮。重體力強度勞動者休息方式一般採取安靜休息方式,中體力勞動強度者以積極的休息(活動性休息)效果更好。
體力勞動者在勞動日之外,要適當參加些文娛活動、休息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調節身心狀況,恢復疲勞。
不同職業的人群都應注意不吸煙、不酗酒,培養良好的膳食模式和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
生活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可因升學、就業、婚姻等的生活進程的變化以及年齡增長、生活條件變化而發生變化。然而,生活方式畢竟是人自覺的能動的活動方式,因此,關鍵在於人自身,在於人的自覺性,對生活方式的選擇。為了促進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
人際交往
良好的交往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安全感,有益於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兒童時期能得到家長的照顧和愛撫,並受到夥伴的喜愛,則生長發育較為順利,且以後不易患心身疾患。
家庭和睦,鄰居來往密切者,心血管病發病率較低,而無親密朋友的人,心血管病的發病率較善於交友者高2~3倍。
關於「生活方式與健康」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