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衛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體育運動衛生(exercise,sports and health),體育鍛煉過程中應採取的衛生措施,目的是保護和增進人們的健康。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是:經常鍛煉,循序漸進,全面鍛煉,適合鍛煉者年齡、性別及健康特點,運動與休息適當交替等。體育運動可能帶來一些問題,如運動損傷、運動性疾病(過度緊張、 過度訓練、低血糖症、運動中腹痛、運動性貧血、運動性血尿、運動性血紅蛋白尿、運動性暈厥中暑溺水凍傷雪盲等)等。這些問題在注意體育運動衛生後可以防止或減少,因為學校體育衛生組織較嚴密,涉及人數也多。下面以學校體育衛生為例,說明體育鍛煉衛生的問題,其中所述原則對其他體育運動也適用。

學校體育衛生指促進學生健康發育的學校體育運動中的衛生措施。學校體育運動有體育課、課外體育鍛煉、早操(或課間操)三種形式,有嚴格的衛生要求,根據學生的生理體質特點,對運動內容、方式、運動量、用具和場地採取衛生措施,實行醫務監督,預防運動創傷和運動性疾病,以達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目的。

形式

體育課用以傳授體育知識。中小學的體育課程每周以不少於2學時為宜,合宜的運動量以課間平均心率達到 130~170次/分為佳。運動量過小或過大對學生都不宜。課程顯得枯燥沉悶,提不起學生的興趣;運動量過大,又會使學生很快疲勞。運動量的上升和下降應該是逐步的,在主要訓練階段達到最高峰。因此,合理的課程安排應分四個階段:①開始階段,佔2~3分鐘,通過整隊、提示內容、檢查服裝,喚起學生的注意;②準備階段,佔8~12分鐘,通過一般操練,使身體逐步達到運動員狀態;③訓練階段,佔25~30分鐘,或傳授新課,或複習鞏固舊課,進行專門訓練;④結束階段,佔3~5分鐘,通過整理活動,使肌肉放鬆,心率恢復平靜狀態。

中小學的課外體育鍛煉,每周不應少於4~5次,每次1小時。它既能鞏固體育課所學的技能,有利於增強體質,又是一種活動性休息,可幫助消除疲勞,恢復旺盛的學習能力。

早操或課間操,一般以體操方式進行,要簡便易學,而且對場地、器械無特殊要求,也不受氣候、季節的影響。體操動作要科學安排,對身體起全面作用。對學生的呼吸、循環、消化神經皮膚體溫調節功能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少數體弱和有體格缺陷的學生,應專門組織起來,學習「脊柱保健操」、「身體素質操」、「平足矯正操」或太極拳等,這樣做能有針對性地增強局部肌肉,或全面增強體質,對預防和矯正脊柱側彎駝背雞胸及其他體格缺陷很有幫助。

學校體育運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為促進健康,提高成績,預防運動損傷及運動性疾病,應遵守以下原則:①適合年齡特點:小學生骨骼鈣化未完成,身體柔軟但易變形,訓練應以培養正確姿勢為主要內容。兒童的視、聽、平衡能力發展快,心、肺功能較弱,容易疲勞,注意力也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練習強度宜小,活動時間宜短而休息次數可多些,內容則盡量多樣化,著重發展平衡、柔韌、靈敏和協調能力,進行跑、跳、投擲、游泳等基本訓練。中學生大多進入青春期,身體長高、發育迅速,但心、肺功能落後於形態變化,肌肉耐力較差,應防止長時間的憋氣和靜止性耐力活動,否則很快會引起疲勞,還易出傷害事故。②適合性別特點:隨著年齡的增大,女生在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方面逐步落後於男生,因此,在鍛煉項目、器械及運動量上男女生要有所區別,小學高年級起就需實行男、女分組訓練,女生的穩定性、柔韌性、平衡性都較好,應結合高低杠、墊上運動等強化訓練,增強自身較薄弱的腹肌、腰背肌、肩帶肌和骨盆底肌等。③適合健康特點:根據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況,對學生實行分組訓練,以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及運動量。健康學生,可進行全面鍛煉,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健康有輕度異常(或處於疾病恢復期)者,如有心臟功能性雜音、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炎風濕性關節炎或處於肺結核鈣化期者可組織基本鍛煉,運動量應小、時間應較短、按循序漸進方式逐步提高素質水平,此外配合適當的醫療,充足的營養及合理的生活制度等,促其早日升入良好組。有較嚴重疾病(或處於慢性病活動期),或有體格缺陷者,應暫免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但可開展醫療性體育,如矯正體操、健身訓練、器械治療及利用日光、空氣和水的「三浴鍛煉」,可加速其康復。④要循序漸進,中小學生的鍛煉應有切實的計劃和步驟,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即運動量要由小到大,項目要由少到多,動作內容要由簡到繁。跨度逐步增加,時間逐步延長。學習複雜動作前,先將其分解成簡單動作加以反覆操練,結合觀摩、講評等,力求姿勢正確、動作熟練,然後再逐步連貫起來。如果讓學生突然作生疏的複雜動作,或突然承擔很大的體力負荷,便容易使學生造成過度疲勞,甚至造成運動損傷。

預防運動損傷

體育運動一般具有動作快猛、跨度大等特點。稍有不慎極易引起損傷。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有:①學生生理狀況不佳、心理緊張、思想不集中;②現場組織紊亂,無保護措施;③場地器械狀況不良;④沒有作充分的準備和整理活動;⑤未掌握要領,動作不準確等。為此,應採取以下措施:發動學生做好自我觀察,如訓練時情緒、疲勞狀況、食慾、睡眠、清晨脈搏等。女學生還應建立月經卡,記錄來潮時間,持續天數,月經量和自我感覺等。發現有過度疲勞及較大情緒波動時,應立即採取措施,包括停止訓練等;訓練前要敦促學生集中注意力;做好訓練前的準備活動,首先要做「熱身」活動,如跑步、做操等,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活動,如賽跑前的慢跑和起蹲,自由體操前的屈伸和轉體等。鍛煉後還要有整理活動,慢跑一段,或散步,使軀體與內臟同步恢復平靜狀態。否則,軀體突然停止活動,心臟卻還保持高度活動水平,下肢靜脈血大量瘀積,會引起腦部缺血等「重力性休克」症状,對健康很不利,訓練時堅持循序漸進,切實掌握動作要領,訓練中則要有專人保護,認真做好場地及設備檢修。

關於「體育運動衛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