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與化學損傷/化學戰劑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核武器與化學武器損傷》 >> 化學武器概述 >> 化學戰劑
核武器與化學武器損傷

核武器與化學武器損傷目錄

如前所述化學戰劑是構成化學武器的基本要素。作為戰劑,一般應具備下列條件:毒性強、作用快、毒效持久、施放後易造成殺傷濃度或戰鬥密度、能通過多種途徑引起中毒、不易發現、防護和救治困難、容易生產、性質穩定、便於貯存。因此,實際上作為CWA的毒物是不多的。根據CWA的性質、作用原現及戰術目的,化學戰劑可按不同方法進行分類。如按戰術用途分類可分致死性毒劑、致傷性毒劑、失能性毒劑、擾亂性毒劑和牽制性毒劑;按作用快慢可分速效性毒劑和非速效性毒劑。以下主要介紹臨床(或毒理作用)分類和持久性分類。

一、按臨床或毒現作用分類

(一)神經性毒劑(nerve agents)

這是現今毒性最強的一類化學戰劑。人員中毒後迅速出現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状而得名。主要代表有沙林、塔崩、梭曼和VX,它們都是有機磷酸酯類化合物;因含磷,又稱含磷毒劑。

(二)糜爛性毒劑(blister agents)

又稱起皰劑(vesicants),能引起皮膚、眼、呼吸道等局部損傷;吸收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反應。主要代表有芥子氣,氮芥和路易氏劑。

(三)全身中毒性毒劑(systemic agents)

主要代表有氫氰酸、氯化氰。經呼吸道吸入後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破壞細胞呼吸功能,導致組織缺氧。高濃度吸入可導致呼吸中樞麻痹,死亡極快。

(四)窒息性毒劑(choking gases ,asphyxiants)

又稱肺刺激劑(lung irritants)。主要損傷呼吸系統,引起急性中毒肺水腫,導致缺氧和窒息。如光氣、雙光氣以及氯氣、氯化苦等。

(五)失能性毒劑(incapacitating agents ,incapacitants)

這類毒劑種類繁多。美軍裝備的主要是畢茲(BZ)。它可以引起思維、情感和運動機能障礙,使人員暫時喪失戰鬥能力。

(六)刺激劑(irritants)

這類毒劑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痛、流淚、噴嚏胸痛等。主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亞當氏劑、CS和CR。外軍常用來騷擾對方軍事行動,並用作「抗暴」劑,目前仍有裝備。我軍不列為化學戰劑。(表11-2)。   

表11-2 外軍裝備的主要化學戰劑


毒劑種類

主要代表




神 經 性


塔崩 沙林 梭曼 VX
糜 爛 性


芥子氣 路易氏劑
全身中毒性


氫氰酸 氫化氰
窒 息 性


光氣(雙光氣)
非致
死性


失 能 性


畢茲(BZ)
刺 激 劑


苯氯乙酮 亞當氏劑 CS CR


此外,美軍侵越戰爭中曾大量使用了除莠劑毀壞農作物和森林,故又稱植物殺傷劑(anti-plant agents)。使用狀態為白色、橙色、藍色粉末或油狀液滴。除莠劑是清除田間雜草的藥劑,但大量使用能使植物葉子變黃、枯萎、脫落,達到暴露對方目標、限制游擊隊行動的目的。人員吸入、誤食或皮膚大量接觸,也會引起中毒。

二、按持久性(維持有效作用時間)分類

(一)暫時性毒劑(non-persistent agents)

施放後呈蒸氣或氣溶膠,造成空氣染毒,人員接觸中毒,有效殺傷時間短(<60min)。使用的毒劑多為沸點低、易揮發的液態毒劑,如氫氰酸、光氣、沙林等;常溫時為固體、施放後呈煙狀的毒劑,如失能劑BZ、刺激劑CS、苯氯乙酮等亦可用作暫時性毒劑。前者多用於迅速殺傷對方有生力量而不妨礙隨後佔領該地區,故敵人多在進攻時使用。後者用於擾亂或疲憊對方,降低或使對方失去戰鬥力。

(二)持久性毒性(persistent agents)

施放後呈液滴狀或微粉狀,地面染毒,人員接觸中毒,有效殺傷時間長(>60min)。使用的毒劑多為沸點高,不易揮發的液體毒劑如芥子氣、VX和以微粉狀施放的固體毒劑(刺激劑)。因其在地區造成長時間染毒,人員不宜立即進入該地區,故敵人多在防禦或退卻時使用。以圖阻礙、遲滯或牽制對方軍事行動。

微粉狀毒劑施放後沉落於地面,人員或車輛通過或風速較大時再度飛楊,故可造成較長時期的地面和空氣染毒。

(三)半持久性毒性(semi-persistent agents)

有效殺傷時間介於前兩者之間,能保持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如梭曼、塔崩、雙光氣等。外軍一直很重視所謂中等揮發度毒劑(intermediate volatility agents,IVA)的研究,意欲使此類毒劑能經呼吸道和皮膚雙途徑吸收,發揮其致傷作用。

毒劑的持久性是相對的。它與毒性的理化性質、施放方法、戰鬥狀態、目標區的地形和氣象條件等因素有關。通常作為暫時性毒劑使用的CS,若以微粉狀態布灑於地面可長期發揮毒性作用;通常作為持久性毒劑使用的芥子氣如施放呈霧狀,則為暫時性毒劑。

三、發展中的學戰劑

以上為外軍裝備的主要化學戰劑,其中又以神經性毒劑和芥子氣為主體。為了增強毒劑毒性和改進其使用性能,有些國家還研究了毒劑的混合使用、膠粘化和微包膠等技術。同時,外軍也並未停止新毒劑的研究,其中包括:

1.新失能劑EA3834:屬取代羥乙酸類化合物,化學結構為苯基異丙基羥乙酸-N-甲基-4-哌啶酯,淡黃色粘稠液體,沸點303℃,難溶於水。與添加劑EA4923(環庚三烯類化合物)配伍使用,可經皮膚和呼吸道雙途徑吸收,失能作用稍大於BZ。對人的ICt50為73mg.min/m3。美已進入生產與使用階段,是否列為裝備,尚待查證。   

2.有機氟化物:國外透露前蘇聯裝備了一種能穿透防毒面具的毒劑——全氟異丁烯(perfluoroisobutene,PFIB),結構式為(CF3)2C=CF2,是一種傷肺性毒劑。毒性強、作用快。空氣中含ppm級的濃度,吸入後1h內即可出現頭痛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高熱。6~8小時症状加劇,8~24小時死於肺水腫。

另一氟化物六氟二甲基二硫(CF3SSCF3),由相對無毒的硫代三氟一氯甲烷(CF3SCI)遇活性碳後生成。與PFIB類似,也能穿透防毒面具。美、英等國家也積極從事有機氟化物的研製工作。如美軍研製的有(CF3)2C=CFCN。

3.毒素戰劑和基因武器

由此可見,化學戰劑不會停留在原有階段,新的化學戰劑還會不斷產生。當今工藝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能提供以前辦不到的大量生產毒素的方法,從而獲得有軍事意義的產量。如蓖麻毒素(ricin)、肉毒桿菌毒素A(botulinum toxin A)、葡萄球菌腸毒B(staphylococcus enterotoxin B)、石房蛤毒素(saxitoxin)等。一些生理性肽也有極大可能發展成為生化戰劑。至於小時肽毒素的合成也有了重大的變化,自動化的胺基酸偶合形成的技術已被發展。此外比母體分子強千百倍的生物調節肽類似物能被製造出來,使這些分子成為影響生命過程最強的化學物質。因此,著眼未來,建立新的醫學防護體系實屬必要。

32 二元化學武器 | 化學戰劑毒害劑量 32
關於「核與化學損傷/化學戰劑」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