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操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7z9.jpg

顯微操作(micromanipulation)是指在光學顯微鏡或解剖鏡的可見視野內,操作者一邊觀察一邊使用微玻璃針、解剖刀、吸量管等器具,進行手術、解剖、注射等實驗操作。由於最初用於微小生物體的結構解剖,故又稱顯微手術

為了運用上述各器具,而採用顯微解剖器。顯微解剖器有三種類型,即利用金屬彈性的Chamber型、利用螺絲的Peterh型和利用流體彈性的De Fonbrun型。採用顯微操作已取得許多實驗成果,如分離出微生物或孢子或培養細胞,進行單細胞培養;對生長點等施以顯微手術,對其進行功能的研究;插入微電極,進行細胞.細胞間的電位差測量;將細胞核細胞器進行摘除或移入而進行的生理學或遺傳學的實驗等。

顯微操作的特點是直觀、定位準確並可進行穩定的三維操作。它使各類手術操作的度量水平比在肉眼和徒手條件下的操作提高了成百至上千倍。顯微鏡的高解析度加上顯微工具及其三維驅動裝置以及微量注射液壓裝置等的高精密度,使顯微操作可達到很高的準確度。  

沿革

1859年國 H.D.施米特,首次設計了一種能在顯微鏡下解剖動物組織的裝置。

1887年法國 L.查勃萊在顯微鏡下用微針破壞海鞘卵裂球以研究細胞的發育能力。

1921~1922年國R.錢伯斯首先報導了定名為顯微操作器的裝置,可在高倍顯微鏡下解剖動物細胞染色體

1930年國麻省的埃默森公司首先專利出售槓桿滑動式顯微操作器。之後又經改良而發展成現在使用的各種顯微操作器。  

類別

分為顯微鏡下操作和解剖鏡下操作兩類。

顯微鏡下操作的設備:包括配有倒相和長焦距物鏡的顯微鏡、顯微操作器、顯微工具製作器、自動拉針器、磨針器等。常用的顯微操作器有3種:機械推動式

Bk7za.jpg

顯微操作器(圖1)、滑動式顯微操作器和液壓式顯微操作器。拉針器也有許多種,如垂直重力式電動拉針器、水平彈簧式拉針器和電磁式拉針器等。顯微工具製作器是用來製備微針、微吸管、微刀、微鉤等顯微工具的,它由可調電熱絲和除去鏡台的解剖鏡等組合而成,適於針尖的加工。

解剖鏡下操作的設備:這裡所用設備的精密度沒有顯微鏡下使用的高,可根據研究對象及研究目的自行設計。例如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設計的解剖鏡用顯微操作器(圖2)適用於兩棲類和魚類等卵子的細胞核移植核酸基因的卵內顯微注射等工作。

顯微操作用儀器應根據具體的實驗材料和實驗目的及現有設備來選擇,並注意儀器間的配套。有些在解剖鏡下的實驗操作不需要特殊的顯微操作裝置,可直接用雙手持顯微工具進行。如手持玻璃針在解剖鏡下分離動物胚胎的卵裂球、分離胚胎組織及進行組織塊移植等。  

應用

包括細胞器的移植;各種大分子物質(包括DNA片段或特定的基因、信使核糖核酸蛋白質激素、酶類、熒光抗體、藥物及染料等)向細胞、細胞核內的顯微注射、異種精子向卵子內的注射、哺乳動物胚泡的顯微注射;各種動物的卵子和胚胎、特別是體積極小的哺乳動物卵子和胚胎在體外培養條件下的顯微切割胚胎細胞的交換、重組和聚集以及顯微輻射(即用微束紫外光或雷射在顯微鏡下轟擊細胞內的某一部分精細結構)等一系列技術。這些技術的建立對於研究個體發生細胞分化核質關係、細胞的結構和生物大分子的功能、細胞的誘變與雜交、基因表達與發育調節、外源遺傳物質對細胞、原生質體或生物體的作用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有些顯微操作技術如胚胎切割、嵌合體製作,顯微注射外源基因以獲得轉基因動物等已開始應用到大家畜上;細胞核移植已用於經濟魚類的克隆。

關於「顯微操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