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聲帶損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兒童的聲帶比較弱,很容易受到損傷。

目錄

小兒聲帶損傷的原因

有些孩子活潑好動,爭強好勝,希望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或遊戲中招呼小朋友時,有爭先恐後喊叫的習慣;也有的孩子在唱歌或者念兒歌時總以為聲音越響越好聽;而有的孩子養成了嬌縱的個性,在得不到滿足時往往採取大聲哭鬧、叫喊的手段,這些都會帶來損傷聲帶的後果。

除了大聲喊叫外,患有慢性扁桃體炎增殖體肥大和慢性鼻旁竇炎的小兒,由於分泌物附著於咽喉壁上,使孩子常常不由自主地頻頻作「咯咯」的清嗓聲,久而久之會損傷聲帶。有些聽力不良的孩子,養成大聲說話的習慣,也會損傷聲帶。嚴重的兒童期聲帶損傷可能影響聲帶的發育,直到孩子的青春變聲期也無法恢復。

小兒聲帶損傷的診斷

發音和講話困難,聲音嘶啞或只能發出簡短而沙啞的聲音。

小兒聲帶損傷的鑒別診斷

小兒聲帶損傷的鑒別診斷:

1、聲帶麻痹:聲帶麻痹(paralysis of vocal cord )或稱喉麻痹,是一種臨床表現,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當喉的運動神經(喉返神經)受到損害時,即可出現聲帶外展、內收或肌張力松馳三種類型的麻痹。臨床上因左側喉返神經行程較長,故左側聲帶麻痹多見。

2、聲門運動障礙:聲門運動障礙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聲門動功能異常,臨床以發音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病症。可分為神經性、肌性、關節性和功能性。

3、聲音嘶啞:聲音嘶啞,或稱聲嘶,系指發聲時失去了圓潤而清亮的音質。臨床上表現有程度不同的音質變化,最輕的稱為「毛」,即在發高音時有某種程度的音質改變,聲音變粗糙。「沙」指幾乎所有音調的音質都有改變。中度的音質改變稱為「嘶」,此時除育質變得粗糙和不純外,尚有漏氣,表示雙側聲帶在發音時有明顯間隙。重度音質改變稱「啞」,即發聲時聲門間隙很大,聲帶無法振動,只能發耳語聲。

發音和講話困難,聲音嘶啞或只能發出簡短而沙啞的聲音。

小兒聲帶損傷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提醒孩子不要扯開嗓門叫嚷。上課發言要舉手,別人發言無論對錯,聽完以後再表達意見,不要大聲喊叫打斷別人。這樣既可以保護聲帶,又可以培養良好的禮貌修養。

2、不要讓孩子長時間講話。每次講話後要休息一段時間,喝口水。在背景聲音嘈雜的環境中盡量少講話,以免孩子需要直起喉嚨喊叫才能讓對方聽見。長時間說話後,不適合立即吃冷飲或喝冷開水,平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在孩子的變聲期,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的聲帶黏膜遭受局部性刺激。孩子感冒咳嗽時,盡量讓他少發聲,從而減輕由於生病引起的聲帶充血水腫

3、選擇適合孩子演唱的歌曲。有的孩子在唱歌時,喜歡選一些「吼叫」型的歌曲,以為吼得越響越好,這樣也很容易引起聲帶損傷。

參看

關於「小兒聲帶損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