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檢驗學/尿膽原及尿膽素檢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基礎檢驗學》 >> 尿液檢查 >> 尿液化學檢查 >> 尿液膽色素檢查 >> 尿膽原及尿膽素檢查
臨床基礎檢驗學

臨床基礎檢驗學目錄

尿膽原經空氣氧化及光線照射後轉變成黃色的尿膽素(糞膽素)。

[方法學評價] 尿膽素檢測已成尿試帶的組成之一,用於疾病的尿篩選檢查。採用Ehrilich醛反應,即尿膽原與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反應後呈鮮紅色,既可用於定性也可用於定量。而尿膽原的測定採用Schleisinger法,先將尿液中尿膽原氧化後加飽和乙酸鋅溶液觀察綠色熒光。在尿膽原為陰性時應用尿膽素檢查進一步證實。檢查尿膽原或尿膽素時均應除去膽紅素,以免膽紅素的色澤干擾。

[參考值] 尿膽原定性:陰性或弱陽性(1:20稀釋後陰性)

定量:男:0.30-3.55μmol/L

女:0.00-2.64μmol/L

兒童:0.13-2.30μmol/L

尿膽素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利用尿膽紅素、尿膽原和血膽紅素等檢查可協助鑒別黃疸病因:

(1)溶血性黃疸:當體內有大量戲細胞破壞時未結合膽紅素增加,使血中含量增高,由於未結合膽紅素通過腎,故尿膽紅素試驗陰性。耒經結合紅素增加,導致肝細胞代償性產生更多的結合膽紅素。當將其排入腸道後轉變為糞膽原的量亦增多,因而腸道吸收糞膽原及由尿中排出尿膽原的量均亦相應增加,尿膽原試驗呈明顯陽性。溶血性黃疸可見於各種溶血性疾病、大面積燒傷等。

(2)肝細胞性黃疸:肝細胞損傷時其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排除功能均可能受損由於肝細胞攝取血漿中未結合膽紅素能力下降使其在血中的濃度升高,的主生的結合膽紅素又可能由於肝細胞腫脹、毛細膽管受壓,而在腫脹與壞死的肝細胞間彌散經血竇進入血循環,導致血中結合膽紅素亦升高,因其可溶於水並經腎排出,使尿膽紅素試驗呈陽性。此外經腸道吸收的糞膽原也因肝細胞受損不能將其轉變為膽紅素,而以尿膽原形成由尿中排出,故肝細胞黃疸時尿膽紅素與尿膽原均量明顯陽性。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尿膽紅素陽性可早於臨床黃疸。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細胞黃疸,如藥物、毒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也可出現類似的結果。

(3)阻塞性黃疸:膽法淤積使肝膽管內壓增高,導致毛細血膽管破裂,結合膽紅素不能排入腸道而逆流入血由尿中排出,故尿膽素檢查陽性。由於膽法排入腸道受阻,故尿膽原亦減少。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內、外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如膽石症膽管癌胰頭癌、原發性膽法性肝硬化等,三種類型黃疸鑒別見表6-3。

表6-3 正常人及不同類型黃疸實驗室鑒別

黃疸類型 血清膽紅素(μmol/L) 尿 糞便
總膽紅素 未結合膽紅素 結合膽紅素 顏色 尿膽原 尿膽素 尿膽紅素 顏色 糞膽原
糞膽素
正常人 <17.1 <17.1 <3.4 淺黃 1:20陰性 陰性 陰性 黃褐 正常
溶血性黃疸 輕度↑ 加深 強陽性 陽性 陰性 加深 增多
肝細胞性黃疸 加深 陽性 陽性 陽性 正常或變淺 下降或正常
阻塞性黃疸 正常或輕度↑ 加深 陰性 陰性 陽性 變淺或白陶土 減少或消失
32 尿膽紅素檢查 | 尿液胺基酸檢查 32
關於「基礎檢驗學/尿膽原及尿膽素檢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