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心理健康及其水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心理學》 >> 健康心理學 >> 心理健康及其水平
醫學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目錄

怎樣衡量心理健康及其水平是健康心理學的一項重要的也是複雜的課題。企求絕對客觀的劃分標準是困難的。健康正常與否的界限是相對的,並沒有截然絕對的分界線。茲就判斷心理健康的三項原則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評估標準分述如下。

一、判斷心理正常與否的三項原則

1.心理與環境的同一性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無論其形式和內容都應與客觀環境(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保持一致性,即同一性。人的心理或行為只要與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難以為人所理解。以宗教信仰為例,在宗教儀式過程中,有人由於自我催眠或過度想像而出現似乎與神對話的幻覺;有人在寂靜山寺修行面壁,由於感知覺剝奪(持續一定的時間並達到一定程度)而產生似乎進入仙境的幻覺。這種出現幻覺的狀態,就是不正常了。

2.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 一個人的認知、體驗、情感、意志行為在自身是一個完整的、協調一致的統一體。這種統一性是確保個體具有良好社會功能和有效地進行活動的心理學基礎。例如,遇到一件令人慶幸的事,在感知它的同時,應有愉快的情緒體驗及相應的表情,並用歡快的語調和行為來表達;如果一個人用低沉不快的語氣訴述一件愉快的事件,或者對痛苦的事件做出歡快的反應,那就屬於不健康的異常狀態了。

3.人格的穩定性人格(個性)是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個性心理特徵。個性心理特徵形成之後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並在一切活動中顯示其區別於他人的獨特性,在沒有重大的變故情況下,一般是不易改變的。如果一個爽朗、樂觀、外向的人,突然變得沉悶、悲觀、內向、那就要考慮他是否出現異常,說明他的心理(或行為)已經偏離了他的正常軌道。

上述三條原則是從外顯行為是否表現異常來評估個體心理健康與否。但僅此三條還是很不夠的。因為雖屬行為正常,但其健康水平尚有高低差別。因此研究區分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標準,對於人們的心理保健和行為指導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評估標準

1.適應能力 對環境(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內環境)的適應能力是人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適者生存」是生物進化的普遍規律。固然,人並不只是被動的適應,而且要在實踐中能動地改造環境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但畢竟不能脫離自己生存的環境(含生活環境、工作性質、工作環境、人際關係以及個體的內環境等)。人在一生中,這些環境是在不斷變化著的,有些變化很大。由於人們對自身生存環境的變化往往是無能為力的,所以被動的適應和主動的適應,都是必要的。

能否對變動著的環境保持良好的適應,是判斷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標誌。如在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時,人人都會有些緊張。有人能隨遇而安很快適應,有人則拖延很久,甚至焦慮不安、血壓上升心悸睡眠障礙、出現各類精神症状和軀體症状。再如怕見生人,不能出差等都是適應能力較差的表現。

適應能力除與神經系統活動的強弱與靈活性有關外。還受生活經歷和學習鍛煉的影響。

2.耐受力 對精神刺激或壓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統稱為耐受力。不同個體的耐受力各不相同,對精神刺激的反應也各不相同。如親人不幸死亡,有人悲痛欲絕,號哭不止;有人則雖受強烈的情感打擊但仍可理智處之;有人則可能導致反應性精神病癔症。除從精神刺激、社會變故的強度來區分耐受力外,耐受力的不同,還表現為對刺激的時間持續性方面。生活中有一類精神刺激雖然不是十分強烈,但是頻繁出現或持續存在,有人可以耐受短暫的強烈刺激,但在慢性精神折磨持續存在的情境下出現心理異常,以至人格改變、精神萎縮,甚至發生心身疾病。有人雖然終生伴隨有種種精神刺激,卻並不導致心理上嚴重問題;還有的人能把克服這種精神刺激帶來的種種不快變為生活奮鬥的動力;也有在幾科無法忍受的逆境中奮發圖強做出好成績者。對於種種強的或慢性的精神刺激,有人會因之留下終生影響,一有反覆就會出現心理的或軀體的症状和不良反應;有人則無論怎樣,都能坦然處之,工作、生活正常。

人的先天素質、神經系統強弱類型及活動特點對個體耐受力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的作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徵、認知和評價水平。耐受力水平的提高更依賴於自覺確立的進步人生觀和生活信念及在生活實踐中鍛鍊出來的堅強意志。沒有崇高的人生目標,沒有科學的信仰,沒有為真、善、美奮鬥的理想和決心,對生活中出現的變故和精神打擊是難以應對的。特別是頻繁的、持久的精神壓力和刺激更是對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檢驗。

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調節的能力。人對自己的情緒、情感、思維等心理活動是可以自覺地、能動地加以控制和調節的。人的情感表達、情緒反應的強度、動機的趨向與取捨、思維的方向和過程等可以受人的意識的控制和調節,也就是說都是在大腦皮層的控制和調節下實現的。

人的一切活動、包括心理活動都是受大腦皮層制約的。意識是最高層次的心理活動,人的意識制約著整個心理活動過程。如果大腦皮層功能下降(如腦動脈硬化疾病),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就會下降,表現為容易激動。當一個人心身十分健康時,其心理活動十分自如,思維敏捷、邏輯嚴謹、情感表達恰如其分、儀態雍容大方、舉止得體、詞令流暢,應對如流,隨遇而安、不卑不亢,動機適宜、容易獲得需要的滿足,等等,都說明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水平處於較高狀態。

4.意識水平意識水平的高低中以從許多方面來度量。一般以注意力水平為客觀指標,臨床上則多以清晰度為指標。

注意力不易集中往往是某種嚴重精神疾病的先兆。如果一個人不專注於某項工作,不能專心地思考問題,思想經常開小差,就要引起重視。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越低。由於注意力不能集中,其對觀察力和記憶力的影響是明顯的。觀察水平、記憶水平與注意力水平成正比相關。但要指出,注意的穩定性過份增強,如強迫觀念的注意固定則屬心理障礙。通過注意分配和注意轉換等方面也可分析意識水平狀況。

在臨床上意識水平降低程度可分為:朦朧、夢幻、嗜睡昏睡昏迷等層次。

5.社會交往能力社會交往是人類社會的基礎,人類心理活動得以產生和維持,有賴於社會交往的發展。個體若與世隔絕,社會交往被剝奪,就會出現心理障礙,甚至精神崩潰。社會交往能力,也標誌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當一個人無理由與親友斷絕往來,把自己孤獨起來並變得冷漠無情時,就要考慮他是否出現障礙;相反,過分交往,如無選擇地廣泛交往,並十分熱情和興奮,也要考慮他是否屬躁狂狀態。一般說來,人們在交往中應當適度,有交往但不泛泛,擇友而交,不僅有目的性,而且著於品德、才學、政治、思想等方面。如果一個人總是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與人交往總是很冷漠或自我中心,這就要考慮他的人格特徵是否偏離正常或心境欠佳。一個人如果沒有知心朋友,或很少和朋友交流思想情感,儘管他可能工作上是好的,行為是正常的,但不能說他的心理健康沒有缺陷。

6.康復力 指在蒙受精神打擊和刺激後心理創傷的復原能力。人生在世,任何人難免遭受打擊、冤屈,但心理創傷卻有輕有重。在遭創傷後,情緒會十分波動,心情變化多端,行為會暫時偏離常規,甚至出現軀體症状和精神症状,嚴重的也可輕生自殺。由於認識與評價能力的水平不同、人生閱歷不同、個體氣質和性格不同,人們遭打擊之後需要復原的時間不同,復原的程度也不同。有的人能很快康復,並且不留什麼痕迹,每當再談起這次創傷時,一笑了之,創傷的情緒色彩淡化了,對他以後的心理、生活及行為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有的人雖然也能康復,但需要較長時間,而且一旦憶及往事,仍會耿耿於懷,形之於色,情緒起伏不已,也有的人,不能完全康復,無論在心理上、行為上和軀體上都留下嚴重的痕迹。如一個活潑性格變成獃滯狀態;一個不拘小節的人變得謹小慎微;一個有獨立性的人變得唯唯諾諾。這就有如軀體疾病,有人患疾病能很快治好並不留後遺症;有人雖能治好但總有反覆;有人則可滯留終身。康復力,是心理健康水平的另一項重要標準。

7.愉快勝於痛苦的道德感 黑格爾認為道德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和最後形式。道德是人類社會化的產物,道德感是人類情感需要超越生物本能需要的最高層次的情感,道德愉快是一個人在利他活動中自我體驗到的愉快,也許利他活動會造成行為者的肉體痛苦或其他心理痛苦,但行為者本人卻有自我肯定的評價,從而體驗到滿足的愉快。道德愉快是個人與社會矛盾的統一實現,是生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統一的實現。道德愉快有減輕和消除任何心理痛苦的作用,它是信心、勇敢、樂觀進取、堅韌不拔等許多優良心理品質的堅實基礎。道德痛苦反映了個人與社會矛盾的對抗性。道德痛苦比任何其他心理痛苦都深刻而劇烈,當一個人陷於自責自罪的痛苦之中時,他就體驗不到任何真正的快樂,它可以破壞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格,可以使人陷於不能自拔的困境。直至輕生自殺。一個道德愉快的人可以拯救道德痛苦的心靈。一個人的道德愉快超過了他的道德痛苦,他就是心靈健康的人,超過的越多就越健康。

32 健康概念的演變 | 健康心理學簡史 32
關於「醫學心理學/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