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技巧/飲食減肥的調配原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減肥新法與技巧》 >> 飲食減肥法 >> 飲食減肥的調配原則
減肥新法與技巧

減肥新法與技巧目錄

我國古代養生學家對飲食養生提出「外養」和「內養」之說:「人之飲食所以養生,不知飲食失調亦以害生……。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內者,以恬臟腑,調順血脈,使一身之流行沖和,百病不作。養外者恣口腹之慾,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肌體充腴,容色悅澤,而酷烈之氣內蝕臟腑,精神虛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齡。」世界各國的養生學家對我國的傳統飲食養生方法非常重視。1990年6月底美國有所大學出版了一本介紹中國傳統飲食的著作,書中對照了中、美兩國不同飲食方式對健康的利弊,結論是中國人以植物類食品為飲食習慣比偏重脂肪為主的美國飲食,更有助於祛病強身。可見我們祖先發明的飲食療法與當今的營養科學是非常吻合的,對正常人強身保健有效,對各種疾病的療效也是肯定的。對肥胖症的飲食療法應遵循以下的原則。

一、控制飲食

對於肥胖症的治療,通過加強飲食管理,控制營養素的攝入,採用調節飲食的方法。如短期飢餓療法、間歇飢餓療法以及各種各樣的減肥食譜。對於飲食管理的手段與方法雖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但通過臨床觀察和動物試驗,絕大多數學者傾向於低熱能、低碳水化物或同時給高蛋白質的食譜,力圖通過控制攝入體內的熱量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低熱能飲食可使機體處於能量負平衡,從而達到消耗體內貯存脂的目的。當然在消耗脂肪的同時,會引起體內蛋白質與非脂肪成分的虧損,故常需要提高蛋白質的供應量。採用低糖飲食主要是因糖容易吸收,能促進脂肪生成所需要的酶類的活性,並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脂肪合成增加,抑制脂肪分解。如用澱粉類食物或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則可以減弱這種作用。至於脂肪,過去有人主張減肥時應少吃,但動物試驗發現,脂肪分解的甘油可以控制肥胖,因此有人主張提高脂肪熱能比例。當然,如果肥胖伴有高血壓症、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時,則應控制脂肪的攝入量。

(一)輕度肥胖 主要控制食物中可吸收碳水化物的量,減少熱能攝入。尤其要控制糖果、糕點、花生、啤酒,宜多吃水果和蔬菜。以每月體重下降500~1000克為宜。

(二)中度肥胖 必須嚴格控制飲食,按標準體重與活動情況計算每日所需熱能。每日進食總熱能應控制在5023千焦(1200千卡)之內,體重下降應以每周500~1000克為好。如經兩周以上仍無效果時,可將熱能減至每天3348~4186千焦(800~1000千卡)。

(三)重度肥胖 這類患者宜先用低熱能飲食治療,每天熱能總量控制在1674~2511千焦(400~600千卡),如無效時改用飢餓療法或間歇飢餓療法。飢餓療法開始時連續禁食7~14天,只給水、維生素和必要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開始1~2天時病人常有飢餓感,之後可出現輕度的酮血症血壓下降,疲乏無力症状,因而必須在監護的條件下進行禁食或進食。開始禁食期,體重下降較快,每天下降在500克以上。接著可繼續採用低熱能或間歇飢餓療法來鞏固。也有一開始即用間歇飢餓療法,即在用低熱能食譜的過程中,每周間歇飢餓2天。用此法14天後,可使體重下降7300克左右。但有不少學者反對飢餓療法,認為在短期內體重下降的同時,會導致體內蛋白質的耗損,易發生酮症酸中毒低血壓,情緒急躁,嘔吐噁心神經過敏等症状。故應權衡利弊,因人而異,慎重選用。

二、合理調配

一年四季的冷暖寒涼不同,組成飲食的各種食物也應有所不同。四時八節。飲食應有別,對肥胖症者的治療飲食來說,更應注意這一點,我國古代即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飲食調配原則,從現代營養的觀點來說,這種組成是非常合理的,已得到中、外很多營養學家的肯定。五穀雜糧為主,雞、魚、肉、蛋、奶相助,加上蔬菜、水果的補充。主副食品只要合理搭配即可營養素齊全,五味調和。傳統醫學認為酸、甜、苦、辛、咸五味與心、肝、脾、肺、腎五臟互為配伍,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在飲食調配時應考慮到這些問題。肥胖症的飲食調配應以給予大量蔬菜、水果等高纖維素、高無機鹽和高維生素食物,同時應適當控制糧食和含高脂肪的食物。

三、飲食有節

不偏食,飢飽得度,不暴飲暴食是預防肥胖的關鍵之一。

我國人民對飲食保健有豐富的經驗,「少吃香,多吃傷」;「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晚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飢不暴食,渴不狂飲,每餐八成飽,保您身體好」。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飲食養生的格言,其主要精神就是控制飲食。切實做到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這對防止肥胖是至關重要的。

飲食要定時有節,千萬不能因為治療過程中出現飢餓感或其他一些症状而半途而廢,要持之以恆,堅持到底,就一定會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32 飲食減肥法 | 食療、藥膳減肥 32
關於「減肥技巧/飲食減肥的調配原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