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型人格障礙
A+醫學百科 >> 衝動型人格障礙 |
衝動型人格障礙又稱暴髮型或攻擊型人格障礙。是一類具有要進行某些行為的強烈慾望並付諸實施的精神障礙。由於發作過程中其有突髮型,類似癲癇,故它又叫癲癇型人格。這種人往往在童年時就有所表現,往往因微小的事和精神刺激,就會突然爆發強烈的暴力行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從而造成破壞和傷害他人。
這類障礙有多種形式,包括間歇性爆發障礙、縱火癖、偷竊癖、拔毛癖和病理性賭博等。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尚無完整的統計。
目錄 |
衝動型人格障礙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大量動物實驗與臨床資料表明,攻擊行為有其生理基礎。一些生理學家提出,小腦成熟延遲,傳遞快感的神經道路發育受阻,因而難於感受和體驗愉快與安全,可能是攻擊行為發生的因素。有人報告,暴力犯罪者中腦電波異常多見,特別是穎葉的慢波活動與正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為2%,在攻擊型人格患者中則為14%。另外,攻擊行為還與人體內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過多有關。
2.心理原因
(1)角色的認同與攻擊性。進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為已經長大成人了,而且特別熱衷於對男子漢角色的認同和片面理解,強調男子漢的剛毅、果敢、義氣、力量、善攻擊等特徵,因此,他們會在同齡人面前,特別是有異性在場時表現出較強的攻擊性,以證明白已是一個男子漢。
(2)自卑與補償。每個人都可因自己身體狀況、家庭出身、生活條件、工作性質等產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尋求自卑的補償方式。當以衝動、好鬥來作為補償的方式時,其行為就表現出較強的攻擊性。
(3)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彆強,如果經受挫折,往往反應特別敏感、強烈。挫折是導致攻擊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挫折攻擊」理論提醒我們: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挫折,因而每個人都有攻擊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現攻擊行為,甚至使用暴力。
3.家庭原因
一般說來,攻擊性與家庭教育有較大關係。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往往個人意識太強,受到限制就容易採取「還擊」;專制型的家庭,兒童常遭打罵,心理受到壓抑,長期鬱結於內心的不滿情緒一旦爆發出來,往往會選擇較為激烈的行為來發泄積怨。而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還會模仿家長的攻擊行為。
4.社會原因
武打、凶殺的小說和電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產生模仿和認同。另外,社會上流行的「老實人吃虧」的觀念也易使青年人產生攻擊性行為。
衝動型人格障礙的診斷
1.行為的目的在於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而不在於其他。
2.這些衝動行為本身往往是損人又不利己的。
3.患者能夠認識到其行為的危害性,但難以自控,往往多次努力均以失敗告終。
4.在實施此行為前感到逐漸增強的緊張和興奮,直到開始行動。
5.在實施此行為的過程中會體驗到一種愉悅、滿足的感受。
6.在實施此行為後會感到釋放和輕鬆;有人可能會感到後悔、自責或自罪,但這並不能防止再發。
衝動型人格障礙的鑒別診斷
主要的人格障礙類型有以下十種:
1、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2、偏執型人格障礙
3、分裂樣型人格障礙
4、分裂型人格障礙
5、強迫型人格障礙
6、癔症型人格障礙
7、邊緣性人格障礙
8、表演性人格障礙
9、迴避性人格障礙
10、依賴性人格障礙
1.行為的目的在於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而不在於其他。
2.這些衝動行為本身往往是損人又不利己的。
3.患者能夠認識到其行為的危害性,但難以自控,往往多次努力均以失敗告終。
4.在實施此行為前感到逐漸增強的緊張和興奮,直到開始行動。
5.在實施此行為的過程中會體驗到一種愉悅、滿足的感受。
6.在實施此行為後會感到釋放和輕鬆;有人可能會感到後悔、自責或自罪,但這並不能防止再發。
衝動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開展青春期有關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外部的變化和心理的變化。進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自己身體的某些外部特徵和外部行為表現的認識上,還要鼓勵他們經常反躬自問和獨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學習、成才上去。
2.開展多種形式的業餘文藝、體育活動,讓青春期男孩體內的內在能量尋找一個正常的釋放渠道。另外,培養各種愛好和興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從而健康成長。
3.進行深入細緻的心理訪談,使其正確對待挫折。人生在世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要正視挫折,總結經驗,找到受挫折的原因並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採取攻擊行為。通過各種手段培養他們的承受能力,並能對挫折採取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措施。
(1)培養必要的涵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將心比己互相等重;適度容忍寬以待人,避免產生攻擊行為。
(2)升華作用。即使受挫,也要盡量轉移到較高的需要與目的上去,把攻擊的能量轉移到學習、工作上來。
(3)補償作用。受挫後,盡量用另一種可能成功的目標來補償代替,以獲得集體、他人對自己的承認,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獲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4)積極的表同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盡量讓他們學習好的行為榜樣,從積極的方面引導他們。
4.運用行為治療的系統脫敏技術,幫助患者克服行為的衝動性。首先,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讓求治者感到衝動的事件,通常這是靠求件,讓求治者給出他對這些情境事件感到的主觀干擾程度,即SUD。
治療者按各事件的SUD將它們排列為一個等級,這個級被稱為衝動事件層次。治療開始,首先讓求治者放鬆三、五分鐘。施治者可以用語言暗示幫助求治者放鬆。例如,施治者可以說:「你感到你的身體變得愈來愈沉重,你身上的肌肉變得愈來愈輕鬆。你的手臂變得愈來愈輕鬆,你的雙肩變得愈來愈輕鬆……你感到全身愈來愈放鬆。你感到非常舒適,非常愉快,非常輕鬆。」然後,施治者指示求治者:「當你感覺非常舒適和輕鬆時,就請抬起右手的食指示意一下。」當求治者開始做這一動作時,施治者口頭指示求治者想像衝動事件層次中SUD程度最輕的事件,讓求治者口頭報告在該情境清晰地出現在頭腦中時。他所體驗的SUD程度。然後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又進入放鬆狀態,重複前面的過程,讓求治者再想像剛才的事件,報告SUD程度。這樣多次反覆,如果求治者對這一衝動事件報告的SUD逐漸下降至某一較低水平且不再下降時,則可以認為求治者對這一事件的衝動已經消失。施治者便可換用衝動事件層次中的下一個事件,直至求治者對所有事件的衝動均基本消失。
參看
- 反社會人格障礙
- 純紅細胞再生障礙
- 氣管及支氣管發育障礙
- 遲發性運動障礙
- 肌張力障礙症候群
- 營養障礙性多發性神經病
- 肌陣攣性小腦協調障礙
- 言語障礙
- 嗅覺障礙
- 智能障礙
- 染色體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
- 品行障礙
- 人格障礙
- 其它症状
關於「衝動型人格障礙」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