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瀉止顆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兒瀉止顆粒

兒瀉止顆粒

拼音名:Erxiezhi Keli

英文名:

書頁號:z14-4 標準編號:WS3-B-2651-97

【處方】 葛根 66g 黃芩 33g 白朮(炒) 66g

茯苓 66g 木香 19.8g 厚朴 33g

半夏(姜) 33g 山楂(焦) 52.8g 澤瀉 39.6g

甘草(炙) 19.8g 廣藿香油 3.3ml 鹽酸小檗鹼 6.6g  

製法

以上十二味,除鹽酸小檗鹼、廣藿香油外,取山楂、茯苓、木香加水煎

煮二次,每次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60~65℃),放

置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50~5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

50%,攪勻,放置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80~85℃)

的稠膏備用;其餘葛根等七味,按上法製備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

再按上法製備成稠膏 。合併上述稠膏,加入鹽酸小檗鹼,甜菊甙1.6g,混勻。取稠

膏 1份,糊精1.25份,混勻,製成顆粒,乾燥,噴入廣藿香油,即得。

【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氣香,味苦、微甜。  

鑒別

(1)取本品6g,加水50ml,振搖數分鐘,放置1小時,濾過。濾液加乙

醚10ml,振搖,分取乙醚液,揮干後,殘渣加1 %香草醛硫酸溶液1滴,即顯紅棕色,

漸變為紫紅色。

(2)取[鑒別](1)項下濾渣,加水10ml,水浴上加熱使溶解,濾過,濾液加氫氧

化鈉試液2滴,即顯橙紅色,放冷,滴加丙酮至混濁,放置後,生成黃色沉澱。

【檢查】 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C)。  

主治及用法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燥濕止瀉。用於小兒急、慢性腹瀉腸炎

痢疾恢復期。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g,一歲以下一日3次;一至二歲一日4次,二歲以

上遵醫囑。

【規格】 每袋裝3g

【貯藏】 密封。

關於「兒瀉止顆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