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刺灸/關於針法補瀉作用的論述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刺灸》 >> 針灸大成針法 >> 關於針法補瀉作用的論述 |
中醫刺灸 |
|
|
楊氏對針法補瀉的原理也作了闡述,《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中說:「……欲治經脈,須調榮衛,須假(藉助)呼吸。經曰:衛者陽也,榮者陰也;呼者陽也,吸者陰也。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者,即是取氣於衛。吸則內針,以得氣為故者,即是置氣於榮也。」這是從營衛陰陽來分析補瀉法的要領。淺層為衛,屬陽;深層為營,屬陰。呼則氣出,為陽;吸則氣入,為陰。補法須從營置氣。「衛氣者,浮氣也,專主於表;榮氣者,精氣也,專主於里。」「當知榮衛內外之出入,經脈上下之往來,乃可行之。夫榮衛者陰陽也……乃是因其陰陽內外而進退針耳。至於經脈為流行之道……乃是因其氣血往來,而順逆行針也。大率言榮衛者,是內外之氣出入;言經脈者,是上下之氣往來。各隨所在順逆而為刺也。」認為針刺補瀉法離不開營衛氣血的深淺出入和上下往來。以順其氣為補,逆其氣為瀉。「陽下之曰補,陰上之曰瀉。」因為陽氣生於外,所以補法要使陽氣入內;陰氣生於內,因此瀉法要使陰氣外出。營衛氣血說是補瀉的理論基礎,「百病所起,皆始於榮衛,然後淫於皮肉筋脈,……是以刺法中但舉榮衛,蓋取榮衛逆順,則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榮衛之氣均出自谷氣,所以楊氏指出:「凡刺淺深,驚針則止;凡行補瀉,谷氣而已。」
補瀉的大小之分
楊氏認為「刺又大小」,有手法較輕(平和)的「平補」「平瀉」(小補、小瀉);有手法較重的「大補」「大瀉」。《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問:刺有大小?答曰: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後平也。陽下之曰補,陰上之曰瀉,但得內外之氣調則已。用大補、大瀉,惟其陰陽俱有盛衰,內針於天地部內俱補俱瀉,必使經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氣乃衰,此名調陰換陽,一名接氣通經,一名從本引末。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實一義也。」所稱「平補,平瀉」是指手法較輕、刺激量較小的補瀉手法,而「大補、大瀉」則是手法較重,刺激量較大的補瀉手法。平補、平瀉只用輕慢柔和、由淺而深(補)或由深而淺(瀉)的捻轉和提插法,使內外(深淺)之氣調和即可。大補、大瀉則要分別在天部、地部(或分天、人、地三部)每一部都施行補瀉手法,以達到經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燒山火、透天涼之類。
由此可以看出:「補法」有屬於弱刺激,有屬於強刺激。「瀉法」也是如此,有屬於強刺激,有屬於弱刺激。也就是說,有屬於弱刺激的「平補平瀉」,有屬於強刺激的「大補大瀉」。
透穴針法的應用
金、元時期的針灸家提出「一針兩穴」的透穴針法,這是採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針作用於兩個穴位來增加針刺的強度。有四肢內外側或前後側相對穴位的「直透」,各部上下方或前後方鄰近穴位之間的「橫透」,以及一穴透刺多穴的「多向透」等法。如《玉龍歌》:「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空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楊氏在註解中又補充了許多實例,如風池透風府或合谷透勞宮治偏正頭風。印堂透左右攢竹治小兒驚風。地倉透頰車或頰車透地倉治口眼喎斜。頭維透額角治頭疼、眩暈。瞳子髎透魚腰治目紅腫痛。膝關透膝眼治膝腫痛。崑崙透太溪治腿足紅腫。間使透支溝治瘧疾。液門透陽池治手臂腫痛。採用透穴針法可擴大刺激面以增強針刺的強度,或使針刺感應易於擴散傳導。
楊氏針法 | 金針賦針法 |
關於「中醫刺灸/關於針法補瀉作用的論述」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