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鹽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嗜鹽菌

嗜鹽菌,又稱作副溶血性弧菌。海水是它的樂園,鹽腌的食品又是它棲居之地。海魚、海蜇、海蟹、海貝等海產品,以及不太鹹的鹹菜、鹹蛋、腌魚、腌肉之類一旦沾上嗜鹽菌就會大量繁殖,速度十分驚人。實驗表明,該菌最喜歡含鹽量2%—4%的環境,在5%—6%的高鹽濃度或營養豐富的低鹽濃度都會孽生。尤其是溫度適宜的夏季,10個嗜鹽菌在3-4小時後就會育出數百萬個後代。這是一個可怕的天文數字,但人的肉眼和其他感覺器官難以察覺。

吃了被嗜鹽菌污染的食品,一般經6-20小時,短的1—3小時,長的80小時,便發生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患者先是腹痛腹瀉,接著噁心嘔吐;腹痛呈陣發性絞痛瀉下的大便為洗肉水樣或血水樣,帶有膿液或粘液,會誤認是痢疾。此外,還會出現發熱脫水酸中毒休克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不過,病人經適當對症治療,二三天即愈,無危險性和後遺症。

嗜鹽菌食物中毒常有集體傾向。因為污染食品多是製作量較大的生拌菜、熟食品,又是價廉物美引人饞嘴的鮮貨。如會餐時製作面糴蝦蟹,外脆里嫩,嗜鹽菌未殺滅,反而包裹其中提供優厚的環境條件,擱置過久,食後遭殃。另一種情況是,沿海居民愛吃生的小水產,如「醉蟹」、「熗蝦」之類,有人嚼上一隻蟹腳或吃下一隻蝦,也會發病;尤其是內地來的稀客,往往因嘗新而上當。

嗜鹽菌食物中毒重在預防,且預防並不困難。對這個細菌嗜鹽嘛,來個反其道而行之,食用海產品或腌制食品時,先將它們在淡水中浸泡,並沖洗乾淨,特別是供生食的海蜇皮、海蜇頭等再用冷開水過幾回。嗜鹽菌還有怕熱、怕酸的致命弱點,所以,在烹調魚、肉等菜肴時,或生吃腌製品、拌涼萊時,放點蔥、姜、蒜、醋等調味品;涼拌萊現做現吃,買來的熟食應蒸煮片刻,包括冰箱中取出的熟食也要加熱吃。

嗜鹽菌,是科學家們在死海中發現的極細小微生物。科學家們研究嗜鹽菌,發現嗜鹽菌似乎是修復DNA損傷的高手,研究人員用輻射轟擊法破壞嗜鹽菌的DNA細胞,使其分裂成碎片,但幾個小時後,嗜鹽菌又將染色體重新「召集」在一起。再次恢復正常功能。

科學家們看中嗜鹽菌的DNA修復能力,對嗜鹽菌進行深入研究,使科學家們探知了更多有關生物技術癌症的秘密,科學家們還認為嗜鹽菌有助於研究和解決:如何讓太空人在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射線傷害的問題。

關於「嗜鹽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