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疾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肛門疾病(diseases of anus),肛門消化道的下端開口。在解剖上肛門的概念包括整個肛管。成人肛管長2.5~3.0cm,平時為閉鎖狀態,排便時可擴張至3cm直徑。此處雖僅為方寸之地,但由於解剖結構複雜,又經常處於糞便污染的環境中,還不時地受到排便動作的衝擊,再加以直接和外界接觸,所以易招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肛門疾患多數都是常見病,除惡性腫瘤先天性肛門閉鎖外,一般不會危及病人的生命,但有的病可以影響病人的健康或給病人帶來痛苦和不便,例如內痔反覆出血,久之造成貧血肛裂在排便時會產生劇烈的疼痛;肛瘺經常有分泌物甚至糞液流出,沾污內褲,應予以重視。

目錄

肛門和肛管的解剖

肛管上端與口徑遠為粗大的直腸下端相接,該處的直腸粘膜形成8~10個隆起的縱形皺襞,稱為直腸柱(或稱肛柱),相鄰的兩個直腸柱的基底之間有半月形的粘膜相連,稱為肛瓣。在肛瓣與直腸柱下端的粘膜皺襞之間形成向上開口的袋狀小窩,稱為隱窩,深約3~6mm,底部有肛腺開口,可分泌粘液,粘液在隱窩中儲存,在排便時起滑潤作用。有2~6個直腸柱下端隆起處有三角形突出呈乳頭狀,稱為肛乳突。肛瓣和肛乳突處於橫切面的同一水平上,形成一條不整齊的環形線,稱為齒狀線。直腸下段與肛管即以此線為界。

肛門解剖圖


在直腸和肛管周圍的肌肉之間,有數個解剖間隙,由脂肪組織充填,可發生感染,故有臨床意義。這些間隙以提肛肌為界,提肛肌以上的間隙位於直腸周圍,提肛肌以下的在肛管周圍,包括肛管兩側的坐骨肛管間隙和皮下的肛門周圍間隙。

肛管有控制排便的功能,全靠肛門周圍的括約肌。內括約肌是直腸壁內層環狀肌延續至肛管上部的增厚部分,是不隨意肌,並無有效控制排便的功能。外括約肌由皮下部、淺部和深部3個環形肌束組成,為隨意肌。皮下部位於肛管皮下、內括約肌的下方,雖有收縮功能,但不起主要作用,切斷後並不引起大便失禁。淺部起於尾骨,向前分為兩束,圍繞肛門,止於會陰部的肌肉。深部位於淺部的上外方,後側與肛提肌恥骨直腸部融合,前側的肌纖維則交叉附著於對側的坐骨結節上。內括約肌、肛提肌的恥骨直腸部和外括約肌的淺部及深部,構成強有力的環狀肌束,稱為肛門直腸環,是維持肛門自主收縮功能的唯一肌肉裝置,若術中被切斷則會造成大便失禁。

分類

主要分為以下幾類:①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肛管狹窄、肛門膜狀閉鎖、肛門閉鎖合併肛管會陰陰道瘺等。②損傷。肛門和外界接觸,可直接受到外傷,外傷後易造成肛門失禁或狹窄。③感染性疾患。如隱窩炎肛乳頭炎、肛裂、肛門周圍膿腫和肛瘺等,均較常見。④腫瘤。有良性或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乳頭狀瘤腺瘤脂肪瘤肌瘤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等。惡性腫瘤有鱗狀上皮癌、基底細胞癌腺癌等。惡性腫瘤即使得到根治,肛門的正常排便功能也必然完全喪失。⑤痔。即痔靜脈曲張

在肛門疾患中除痔以外,以肛裂和肛瘺最常見。肛裂實際上是肛管的一個橢圓形潰瘍,多位於肛管的背側正中,因該處的肛隱窩較深,容易積存糞便而感染,破潰後即形成潰瘍。由於糞便經常污染,肛管平時又處於收縮狀態,引流不暢而很難癒合。病人在排便時除局部創傷外,並刺激肛門括約肌收縮,產生劇痛,便後並持續一段時間,以致病人不敢大便,糞便乾燥,排便時更痛,造成惡性循環。高錳酸鉀熱水坐浴,保持大便通暢,可以治癒。必要時需採用擴肛或手術治療。先天性肛門狹窄或閉鎖,出生後即可發現,需手術治療。

診斷

肛門視診、指診和肛門鏡檢查均有助於確診各種疾病。懷疑腫瘤時,也可取活體組織做病理檢查。在臨床上做肛門檢查,多讓病人取膝胸臥位,一般採用時鐘定位法,標明病變位於時鐘的幾點處。

治療

除腫瘤外,一般先採用潤腸通便、熱水加少量高錳酸鉀坐浴,多可緩解症状,若無效或欲徹底治療,需根據病情採取相應的手術療法

關於「肛門疾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