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外科/食管異物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耳鼻咽喉外科學》 >> 耳鼻咽喉異物 >> 食管異物
耳鼻咽喉外科學

耳鼻咽喉外科學目錄

【病因】

食管異物(foreign body in esophagus)常發生於幼童及老人缺牙者,常因口中含物玩耍、飲食過快、囫圇吞咽、老人假牙咀嚼時感覺不靈敏,或睡熟時鬆動的假牙脫落而誤咽形成食管異物。

食管異物絕大多數發生在食管入口處或食管狹窄處。

臨床表現

主要是咽下困難。異物停留於食管由於機械性阻塞而影響吞咽,輕者如圓鈍異物或可稍進流食或半流食飲食,重者則滴水難咽,常張口流涎,同時感胸部有物阻塞。尖銳異物於頸前甲狀軟骨下或胸骨後發生疼痛。

小兒有較大的食管異物時,可壓迫氣管後壁發生呼吸困難唾液流入氣管引起刺激性咳嗽症状

【診斷】

根據病史、症状、檢查診斷不難。可囑患者作咽口水動作,此時面部可立即出現特殊痙攣性的痛苦表情,轉頭縮頸,手扶痛處。

間接喉鏡檢查見到梨狀窩有唾液滯留,或杓狀軟骨水腫隆起,應認為有食管異物可能。

食管X線檢查,對金屬不透光異物或大塊緻密骨質可以確診,並可經X線拍片定位。對較小、不顯影、非金屬異物可用鋇劑檢查,或加入棉絮纖維作透視定位。疑有食管穿孔時應改用碘油。少數病例,尤其小兒x 線檢查未發現 異物,但有明顯異物史,而且症状持續存在不能確診時,應作食管鏡檢查

併發症

尖銳異物可在短期內發生食管穿孔,導致縱隔炎膿腫,出現胸骨柄後疼痛加重,伴高熱。雖是光滑鈍性異物,但在較長久滯留後,同樣可以造成穿孔。故凡有食管異物者,出現頸部皮下氣腫或縱隔氣腫即示食管已穿孔。尖銳異物嵌頓在食管第二狹窄外,穿破食管引起食管周圍化膿性感染動脈壁被侵蝕,破壞其彈性纖維而形成假性動脈瘤,或尖銳異物直接刺傷大血管,發生致死性大出血死亡。少數滯留較大異物,感染及肌層可引起食管瘢痕性狹窄

【治療】

食管異物應於食管鏡下取出,若異物存留時間較久,病人就診時極度衰竭脫水食管炎症較重,應先糾正全身情況,抗炎治療,待情況好轉再進行食管鏡檢並取出異物。對特殊形狀、尖銳帶鉤異物,如假牙等應先研究,設計取出方案後,再行手術取出,防止強拉硬拉造成食管粘膜損傷、穿孔等併發症,如已有併發症或異物插入主動脈弓壓迫食管狹窄部位,危險性大時,請胸外科開胸取出。

手術後若有粘膜損傷,應禁食、或鏡下留鼻飼管,給大量廣譜抗生素。有穿孔者請胸外科協助處理。

參看

32 咽部異物 | 耳鼻咽喉腫瘤 32
關於「耳鼻咽喉外科/食管異物」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