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肝細胞的異質性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組織學》 >> 消化腺 >> >> 肝細胞的異質性
組織學

組織學目錄

近些年通過肝細胞超威結構形態計量和生物化學的深入研究,證明肝小葉內的肝細胞有結構和功能的梯度差異。這種差異主要取決於肝小葉內血流動力以及氧和營養供應的差別,即肝細胞所處的微環境的差異。自肝腺泡的概念被肯定後,肝細胞異質性問題也漸被證實並受到重視。如大鼠肝腺泡Ⅰ帶肝細胞的粒線體總體積比Ⅲ帶的大,Ⅲ帶肝細胞的滑面內質網總面積較Ⅰ帶大,Ⅰ帶肝細胞的吞飲活動較Ⅲ帶的強等。各帶肝細胞還表現一定生化功能的異質性,如物質的攝取、合成和代謝以及生物轉化和膽汗分泌等方面。肝細胞從血竇攝取物質一般是從肝腺泡Ⅰ帶至Ⅲ帶遞減。Ⅰ帶肝細胞以糖原合成和葡萄糖產生為主,Ⅲ帶肝細胞則以葡萄糖的利用為主。巴比妥誘導後的細胞色素P450反應主要在Ⅲ帶肝細胞,Ⅲ帶肝細胞中的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也較Ⅰ帶高5倍,而硫化結合反應的酶活性則Ⅰ帶肝細胞較明顯。Ⅰ帶和Ⅱ帶肝細胞主要參與膽酸的轉運和分泌膽鹽依賴性膽汁;Ⅲ帶肝細胞則主要分泌不依賴膽鹽的膽汗,膽鹽的轉運作用較弱。Ⅰ帶和Ⅱ帶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量較Ⅲ帶的多。

除肝細胞的異質外,肝腺泡內的其他成分也表現一定的差異。如肝腺泡Ⅰ帶的血竇窄而彎曲,表面積與腔容積之比較大,內皮細胞的窗孔也較大,故便於物質交換;Ⅲ帶的血竇較直而寬,內皮細胞的窗孔小,血流易入中央靜脈。肝腺泡Ⅰ帶內的枯否細胞體積較大,數量較多,占肝內枯否細胞總數的43%,常首先攝進入肝血竇中的內源性或外源性異物;肝腺泡Ⅱ帶和Ⅲ帶內的枯否細胞數較少。肝腺泡Ⅰ帶的貯脂細胞較多,細胞內含脂滴多;Ⅲ帶的貯脂細胞較少,含脂滴也少。

32 門管小葉和肝腺泡 | 肝的再生 32
關於「組織學/肝細胞的異質性」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